(1)大盤:(代表藍籌股的風向標),分時:大盤整個上午單邊向下;K線技術麵:K線收小中陰線,上午跌破了“強弱線”,一旦下午收盤跌破,短線大盤“強轉弱”,開啟二次探底;均線係統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強弱線和持股線沒有金叉,代表著不夠穩定,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大盤會依托2882點之上反複震蕩,目標就是均線金叉。小級別:全部轉弱,也暫時沒有底背離形態;但60分鍾級別回踩到了“持股線”上,有小支撐。
(2)平均股價指數(代表80%個股的風向標),國證2000指數(代表中小板題材熱點風向標):分時:大盤分時是一路下跌分時新低;國證和平均指數就開盤下殺之後基本上是橫盤震蕩,個股短線有超跌反彈需求。K線技術麵:國證和平均指數上午均跌破“強弱線”,周三上午跌破,下午站回;周四上午又跌破,下午回收的概率就小了;且強弱線有走平轉空的趨勢,MACD有死叉的可能,但是這個死叉一旦給了,是大機會。
從周四整個市場走勢看,A股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調整,原因何在?在瀏覽信息的時候,發現一條比較有意思的信息,大致意思是說近期有一批公募基金開始賣出TMT概念股,轉而大肆買入煤炭股,這也是為什為近期煤炭股強勢,而科技股疲軟的關鍵因素。於是就把調整的矛頭指向基金調倉換股惹的禍。其實我想說的是這些不少關鍵,包括近期外圍市場的調整(人家可是從不斷刷新的曆史高位調整下來的。)最為關鍵關鍵的因素在於上市公司的數量在不斷增多,再加上資金轉戰北交所,A股成為了不受待見的主,也就不難理解了,而對於很多的資本大鱷來說,漲跌對於他們似乎都無關緊要,畢竟可以 \/做.\/.空\/.賺錢,對衝降低風險,隻是苦了一億多的中小投資者。
展望1月,當前權重指數和成長類指數的估值水平已經降到曆史最低水平附近,反映了此前對企業盈利預期的負麵預期定價較為充分。2023年11月多項實物.經.濟增速指標轉正,國內.經.濟開始邊際改善,出口轉正、政府投資開支開始增加。工業企業盈利增速進一步加速改善,預期上市公司四季度盈利增速望進一步回升。預期修複後,權重指數、成長類指數年底開始已經開啟了反彈趨勢。行業層麵,能化大趨勢下的泛科技鏈,出口鏈和政府開支鏈有望成為明年行業布局的重要線索。
大盤元旦後的熱點開始出現某些特點。高分紅品種持續受到追捧,而且公用事業相關品種也在走強。存款利率下行有利於資金提升風險偏好,有高分紅預期的行業和公司受到青睞;另外,公用事業走強,體現了市場的通脹預期。近期漲價消息頻繁出現,除了茅台、麥當勞等消費品之外,上海的水價上漲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意味著政府控製下的水、電等公用事業類有漲價的可能性。CPI還沒轉正,通縮需要物價變化來改變。時隔一年多央行重啟PSL,上海調整公積金貸款政策,政策發力的信號很明顯。周四尾市股指走強是個不錯的信號,行情可能繼續向上展開,先看3000點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