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選對賽道永遠比奔跑更重要。(1 / 1)

選對賽道永遠比奔跑更重要。

周二市場震蕩回暖,盤中券商、地產等權重助力指數攀升,知識產權、百貨紡織、傳媒教育、燃氣、半導體、汽配、消費電子、磷化工、稀土等板塊輪番活躍,兩市成交8041億近9成個股紅盤,市場情緒從上交易日的冰點區快速回到沸點區也代表情緒波動較大。

市場受彙金增持ETF提振,在時間窗口周期內滬指周月線支撐區附近展開反彈屬時空共振,周二市場反彈起到降速作用,本周後半周仍需補量驅動市場回補周一早盤缺口才有利於市場反彈的持續性以及能否構築出日線底背離低點結構(1年也就2-3個),本周後半周市場的走勢關乎到整體市場大趨勢的得失,否極泰來能否出現是看點。

滬指日K收光頭中陽線,仍距離5日均線有不短的距離,成交較前一交易日明顯放大,量增價漲,匹配良好,通常被視為股票走勢向上的一個積極信號,因為它表明投資者對該股票的興趣和買入動力在增加。趨勢上就不多討論了,現在是典型的熊市形態,半年線馬上死叉年線,大盤進入冷氣帶,但熊市也會有反抽,牛市裏也會有回踩,做好一波反抽行情再考慮減配。兩市綠盤僅一成,盤麵出現久違的二八共振,賺錢效應提振市場人氣,短線仍有望延續回暖態勢,但要注意當前的流動性下,普漲是不具備持續性的,接下來很可能會出現分化,繼續以結構性行情為重,選擇流動性充裕的結構,大跌進場,波段把握,華為概念仍屬於小荷才露尖尖角,即使不能像AI那樣出現十倍牛股,也會出現五倍以上的大牛,在此之前看,華為概念不用輕易言頂。

即使股指出現連續大幅調整,很多投資者虧的不敢看賬戶,一點也不影響聖龍股份連續拉出12個漲停板。做對個股永遠比猜對指數更重要,比如周二共有77隻個股收於漲停板,跟你有關嗎?

一、供求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1.機構繼續增持。繼彙金增持四大行、央企自掏腰包回購股份之後,近日彙金再度出手增持ETF,政策層麵已經出現明顯導向,這對增強投資者信心、引領長期資金入市、穩定預期是十分有益的。

2.IPO持續收緊、每周新股發行顯著減少,被查被否被停不再是個案,新股發行銳減,必然會逐漸反應到二級市場、影響到供求,最終傳導到股價。在增量資金還不能有效改觀的條件下,“減供”也不失為活躍市場的捷徑措施,對重塑估值架構及增強投資者信心顯然是有利的。

價格高和低、賣和買、市場冷與熱主要受供求關係影響,相對稀缺就會漲價,相對過剩就會跌價,這是市場規律。看到近期股市的供求失衡狀態正在發生顯著積極的變化。

二、哪些賽道牛股奔騰: 賽道1----上市時間不長的次新股。新股多了股價自然水落石出,新股少了股價當然水漲船高,一級市場可申購的新股少了,二級市場比價及爭食的對手同時也少了,前期上市缺乏表現、整理較充分、上方套牢盤少的次新股就存在價值重估或短炒的機會,恒勃股份連拉兩個20cm就很典型,聖龍股份,捷榮技術則又一次演繹了炒新的神話。

賽道2---業績虧損的題材股,尤其是超低價重組概念股。新股發行大幅收緊,殼資源便會升值。垃圾股因為股價低,體量又輕,炒作所需資金有限,曆史上大凡給點陽光就燦爛,一有風吹草動就發飆,也十分契合當下“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導向,比如今年翻倍的精倫電子、真視通,亞聯發展,龍洲股份,ST榕泰,ST林重,都是虧損股,都是炒差的典型,都驗證了“題材永遠比業績更重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