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日K再收中陰線,繼續刷新調整新低2923點,成交較前一交易日微幅萎縮,市場疲軟走勢仍將延續,短線盡管可能有技術性反抽,但趨勢一時半會很難扭轉,下行已是最小阻力方向。北向資金休市,大盤依舊重挫,這回甩鍋外資是甩不出去了,明明是自己人相恨相殺,尤其是貌似利用權重先“護盤”,午後再“反水”的騷操作,總能落井下石,再下一城,跌幅遙遙領先。大盤已經四連中陰,連續重挫百餘點,反抽或一觸即發,倉重的同學耐心等待反彈再考慮降低倉位,現在就是多看少動為上。結構性行情上,華為概念依舊是最強風口,存量博弈下,結構牛是以更多的結構熊做犧牲的,大盤下行趨勢下更加極端,二八分化變成一九分化,甚至更糟。想要更清楚的認識市場,就要能夠傾聽不同的聲音,這個聲音包括了好的、不好的、甚至是你以為的噪聲,隻有都傾聽了以後,你才能確定噪聲確實是噪聲,還是真正的聲音,就像3280點時候摩根士丹利下調A股評級,盡管很多機構群起而攻之,但市場打了誰的臉,大家現在該明白了孰是孰非。
這一次超跌是因為外資的集中拋售打破了市場的弱勢平衡狀態,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也引發了雪崩效應,想要扭轉這種狀態,就需要有新增資金的主動入場,/中/央/.彙金的買入之所以是比利好消息更大的利好,就在於彙金入市有望成為養老基金、社保基金和醫保基金入市的信號,真的不希望每一次的底部都是外資在買入,不希望明天大盤再創新低而陸股通資金卻是買入,希望看到的是,明天大盤長陽反擊而外資已經無籌可拋。
上周受9月地產數據偏弱、M國半導體限製新規和/巴/以/.局勢擾動,滬指再度失守3000點,10Y美債利率一度突破5%,分母端壓力下TMT、消費等長久期資產領跌。但也有積極信號:1)A股估值分化係數降至2010年以來次低,強勢股補跌往往是見底信號之一;2)底部信號體係中全A ERP、產業資本或即將“亮燈”;3)三季報或確認中報為盈利同比增速底。外圍風險出清前市場或仍偏震蕩運行,但勝率和賠率改善,建議逢低逐步加倉;轉折點在於國內基本麵/海外流動性穩步修複,觀察窗口在11月。配置上,沿剩餘流動性回落+盈利視角切換布局,推薦電子/醫藥/PPI鏈/機床/小家電。
因此,大盤周一的低開低走再創新低走勢已經是最後的殺跌誘空,不管是從時間、空間還是從曆史走勢來看,大盤已經達到市場底區域,隨時有望迎來長陽反擊的走勢。周一的第四個向下跳空缺口有望成為衰竭缺口,周一彙金入市有望成為國/家隊吹響的反擊號角,有望成為大盤迎來重大轉折的信號。雖然大盤還有再創新低的可能性,但本周迎來反轉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