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刻鍾之後,李儒急匆匆地跑進府衙正廳,看著端坐在主位上,仔細端詳著手中的書信的董卓,心中激動不已,趕忙躬身說道:“主公!”
聽得李儒的聲音,董卓這才戀戀不舍地移開自己的目光,但卻是仍舊緊緊抓著手中的書信,絲毫不肯放開。
“哈哈,文優來啦,來,來,快快入座!”看著眼前的李儒,董卓神色親切地說道。
在剛剛遇見李儒的時候,董卓並不是十分看好,說實話,還有點嫌棄。因為在這個時代,是十分講究出身的,像袁氏這樣的大家族的子弟,不管你有沒有能力,都能夠獲得比別人更高的待遇,獲得別人更多的尊重。
李儒的家族雖然在河東地區有點小名氣,但畢竟深度不夠,但跟那些存在百餘年的大家族比起來,還真是有點小巫見大巫了。
原本董卓是想要征辟河內郡有名的大家族,司馬家的子弟的。但董卓是武夫出身,在士人之中沒有絲毫的威望可言,就跟何進的情況差不多。
而且,像司馬家這樣的世家,根本不會為子弟沒有官做而發愁,再加上那時候董卓與朝廷的關係有些僵硬,司馬家的人也都是明眼人,朝廷對董卓的明升暗降,他們也都看在了眼裏。
萬一董卓真的和朝廷鬧出了什麼不可開交的矛盾,隻怕他司馬家就要從大漢的世家名譜之上除名了。所以,為了不站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就算董卓讓出了很大的利益,司馬家也沒有讓任何一個子弟在董卓手下做事。
原本以董卓的實力來說,根本就不必要這麼討好司馬家。然而在那個時代,官員基本都是讓世家子弟來擔任的,畢竟出身好,受教育的程度高。
但是,沒有司馬家的支持,董卓手下的文職官員就變得十分稀缺了,就和剛剛到汝南上任的劉備所遇到的情況差不了多少。
但是董卓可沒有陳到的聰明才智,能夠想出從平民和寒門子弟之中挑選人才的絕妙辦法。而且,劉備能夠順利地實行這個政策,很大程度上都是靠了盧植、皇甫嵩和靈帝的暗中支持。
再反觀董卓,在朝中除了何進對他有點惺惺相惜之外,還真找不出一個可靠的盟友。
所以,就算董卓能夠想出像劉備一樣的辦法,也是不可能著手實施的。
困難的境遇,並沒有難倒董卓,就像當年的羌族之亂,董卓帶著自己的幾千部眾,靠著自己獨到的手段,一一打敗了羌族的各個部落,而且還在羌族之中樹立了很大的聲望,所以直至今日,仍舊會有不少羌族戰士,投身於董卓帳下。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董卓果斷地放棄了對司馬家的拉攏,轉而對那些剛剛建立起來的小家族示以好感,征辟這些小家族的子弟。而李儒,就是其中之一。
李儒剛剛在董卓帳下效力的時候,僅僅是一個府衙中的小官吏,管理著一些雜務,再加上他本身的相貌也不甚出眾,所以根本就沒有引起董卓的注意。
大家可能會問,李儒默默無聞,跟他的相貌有什麼關係?說實話,關係可大了,舉個例子,就比如說袁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