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當時因為母親去世,自稱在家中隱居,表麵上裝的不同賓客,其實卻是在暗中結交黨人和俠義之士,比如大名鼎鼎的“八廚”之一張邈,還有許攸等等,還與黨人領袖陳番,許膺過往極密,經常幫助黨人避難。
但是袁紹的動作的確是有點太大了,使得宦官得到了風聲,但是袁家畢竟是天下豪門,勢力極大,宦官也是不好直接對袁紹下手,隻好放點風聲恐嚇了一下袁紹,但是袁紹仍舊不為所動,繼續支持黨人。
然而袁紹的十餘年的苦心果然是沒有白費,就在年前,黃巾起義爆發之後,朝廷被迫取消的黨禁,大赦天下黨人,那些僥幸活下來的黨人,當然不會忘記袁紹當年的救命之恩,所以現如今,袁紹的名聲已經漸漸成型了……
所以袁紹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他自己的聲名擴散到家族之內,但是令他失望的是,他的一係列的行動根本就沒有起到絲毫的作用,然而就在他愁眉莫展的時候,袁術提議要對付劉備的事情,卻是傳進了他的耳朵裏。
精明的他,立馬就感覺到了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增大自己聲勢的機會。
袁紹對於劉備,可以說是了解的十分清楚,就在劉備剛剛在戰場上揚名的時候,自小就喜歡結交豪傑的袁紹,立馬就盯上了劉備。
所以,袁紹靠著自己獨特的人際關係,從各個方麵得到了劉備的第一手資料,在他仔細地解讀了劉備的資料之後,袁紹就看出了劉備身後所隱藏的巨大潛力,因為無論是軍方,官場都有人幫劉備撐腰,而且更重要的是,當今陛下似乎也是對劉備稍稍有些“情有獨鍾”。
而且如今大漢的許多高級將領都已經十分年邁了,但是年輕的將領基本都沒有什麼能力,大漢的軍方高層已經到了一個青黃不接的地步了。但是劉備卻是一個異數,僅僅隻有二十三歲的他,在黃巾之戰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勞,被許多大漢高層將領所看重。袁紹一眼就看出來,這劉備將來必定是大漢軍方的頂梁柱。他若是能夠得到劉備的鼎力支持,將來這袁家家主之位還真不一定是誰的。
但是袁紹雖然是十分想要結交劉備,但是劉備卻是因為各地軍務而行蹤無定,所以袁紹也隻是對劉備“神交已久”罷了。
但是這次劉備和袁氏的提議,卻是給袁紹提供了機會。
劉備雖然擁有一條錦繡的前途,但是如今的他尚且羽翼未豐,怎麼可能承受地了袁家這樣的龐然大物的衝擊,所以說,此時的劉備已然是陷入了絕境。
如果自己在這個時候伸手幫了他一把,幫助劉備度過這個艱難的時刻,那麼以劉備的為人,這種雪中送炭的恩情,是絕對不會忘記了。那麼在將來,劉備就將是他最為厚重的後盾。
因為這樣,袁紹才會力排眾議,幫助劉備達成和袁氏的談判。
走出正廳,抬頭看著由院牆圍城的那一片天空,袁紹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在上麵翱翔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