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來福上初三的時候,老師布置過一篇作文,題目叫《我的理想》。他在文章裏寫:“我的理想是當一名作家”。
等到他升高三時,他選擇了上文科班。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上文科是為了考大學中文係,將來當作家呀!
也就是說,張來福的人生理想在中學時代就很固定,就很執著,也很自信——
就是想當一名作家。
然而高考他落榜了。分數差得不多,十小幾分。於是,到縣城複讀。
然而,複讀一年,高考又未中。他懵了。
他父母也懵了。
那天上午壞消息傳來,張家頓時墜入愁雲慘霧。
李紅霞放下縫紉活兒,躲到房間裏掩麵哭泣。張國平坐在堂屋門檻上對著院子抽煙,神態木然,活像一尊泥胎菩薩。
當他站起身走向豬圈去小便時,鄰居家常來串門的虎斑貓不知趣地繞著他的褲管大獻妖媚,他“咄!”一聲赤腳踢去,卻精準地踢在梨樹幹上,震下一隻青梨來。
他跌坐在地,捧著血淋淋的翻掉半塊趾甲的腳丫倒抽涼氣。跟著,出人意料地撿起地上的梨子,揩也沒揩就啃起來,大啃特啃,啃得汁液橫飛,啃得淚水滾落。
但張國平卻仍沒有去責備兒子。
張國平的母親一輩子生了七個兒子,前六個都夭折了,隻剩下他這根獨苗,在父母嗬護下居然一路上學考上昭陽師範,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結婚後妻子在生下兒子第二年得了一場大病,動手術後竟從此不能生育,結果兒子又成了一株獨苗,成了全家的心肝寶貝。
現在心肝寶貝第二次高考落榜,他怎麼忍心給他的心情雪上加霜呢?他要妻子頓頓把飯菜端到兒子房間裏,這小子吃過了飯碗一推倒又上床睡覺了。
直到第三天中飯後,他才走進兒子的房間,輕言悄語地說了一番下學期繼續讓他去複讀的決定。
張國平的決定當然是可以理解的。
作為一位資深的語文教師,現在又調回本莊初級中學當了副校長,自已教過的不少學生都能考上大中院校跳出了農門,卻不能培養出自己的獨生兒子,這叫他情何以堪?!如果兒子天生愚鈍也就罷了,恰恰相反,他打小就聰明過人,隻不過貪玩一點罷了,任性一點罷了。
即便今年差了十七分,也沒有大不了的,再讓他複讀一年,自己再盯緊一些,明年就算考不上本科,上個大專決計不會有問題的。
兒子今年也才二十歲,明年上大學一點兒也不遲!
想不到兒子卻回了他兩個字:
“不上!”
張國平終於爆發雷霆,對兒子吼道:
“不上!不上你能幹什麼?從小到大全家人都疼著你護著你,油瓶兒倒了都不讓你扶,你現在不上學是能挑擔還是能挖溝?不上?不上你起來給老子放羊去!”
張來福一骨碌從床上起來,徑直走進院角的羊棚裏,牽出兩隻山羊,出門揚長而去。
張來福在床上躺了三天,決定不再複讀。
他認為像他這樣有尊嚴的人,讀“高四”尚可姑且,讀“高五”便是恥辱了。
雖然他在城北中學的補習班中不乏“高六”“高七”的,甚至還有一個號稱“八年抗戰”的老兄,居從上到“高九”。
如此瘋狂複讀的情形在農村太尋常了——為了跳出農門脫離苦海拿上國家戶口紅本本吃上商品糧,哪怕把整個青春消磨殆盡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