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今年三十來歲,是一名教師,在一村小任職。今年進入元旦前後,他突然感覺身體不適,特別是身體的左半部分,也就是脾和胃這些地方,總感覺像是有一缺口,好像一塊破破舊舊的布子,中間有塊大窟窿,人站在窟窿中間,往裏使勁拽了拽,然後用一細麻繩給捆了起來。為此,他曾去過幾家醫院。
清晰記得,那是年前的一個夏季,他來到中醫院,在此工作的一位老同學給他做了一個全麵檢查。結果,安然無恙。可林尚就是感覺身體不舒服,他的同學又把他領到一老中醫跟前,把了把脈,用聽診器聽了聽,也沒大事,要說有事就是一點聽著身體那個部位跳的頻率有些過快。醫生給他開了幾片藥,說吃了之後,拉拉肚子,也就沒事了。遵照醫囑,林尚服藥一段時間,肚子是拉下來了,可此處的感覺還是一如既往。
時間飛奔而過。今年元旦,好好的林尚突然倒下了。臥床整整五天,不食不動,有點像青蛙進行冬眠的感覺。這下可愁壞了一家人。年邁的父母,端來荷包蛋,他看也不看,繼續昏昏沉沉。林尚的媳婦婉約在一藥店工作,把脈開藥多少會一點。坐在床前,她給他把了把脈,說是有些上火。什麼肝火胃火肺火心火等等,反正渾身是火,把林尚給燒壞了。既然這樣,那首先得去火,婉約給林尚拿了點藥。林尚按照吩咐,天天服用,一段時間下來,一切還是照舊。
林尚今年教著小學一年級。自從生病之後,他也好幾天沒有去上班了。
母親催促,“林尚,你起來呀,不上班怎麼行呢?”
“媽,我難受。”他勉強睜睜眼睛,接著又閉上了。
想想也是,總是這樣也不是辦法,在幾天後的某一日,林尚勉強撐起身子,來到學校。同事見了,看看他的臉色,都說清瘦了許多。林尚心裏也清楚,摸臉蛋,皮包骨頭,隻剩下薄薄一層。利用課餘間隙,他來到學校的衛生室,站到磅秤上一稱,不覺渾然一跳,體重驟減了八斤。他即使坐在教室裏,也沒有心思給學生上課,看著學生讓他們讀讀課本,可聽到朗朗讀書聲,他感覺心裏特煩。終於熬到下課,躲進辦公室,林尚而無話語,隻想趴在辦公桌上舒舒服服睡上一覺。
可沒過幾天,林尚又感覺不行了。在一個周末,他搭了一個便車,來到中心醫院,掛了一個消化內科,請一位老專家給看了看。老專家讓其躺下,摁了摁他的腹部,說是沒事,很可能上火,就順便給他開了二百多元的藥物。回到家,他謹記醫囑,一日三餐,餐餐用藥。這樣持續一周,可他的病情絲毫未見輕鬆。
林尚感覺已沒信心了。看看沒有大的毛病,可脾胃之間總有那種感覺。
家人又是催促,改天再去醫院看看。
趁著一個周末,林尚又來到了中心醫院。今次,他沒有再去找那老專家,而是去了對門一個普通門診。接診的是一位小青年,看樣子也就是三十多歲的樣子。
他問,“你哪兒不舒服?”
林尚又把自己的感覺說了一遍,小青年讓其躺下,雙手摁著林尚的腹部。
他說,“沒有大問題。”
沉思一陣,他又說,“如果你感覺不放心,那麼建議你做個B超看看,怎麼樣?”
林尚點頭應允。
拿著醫生開好的單子,林尚走近B超室,見走廊內人山人海,頓時他心煩意亂,又等了好一陣兒,隻見他才進了屋,醫生讓其躺下,掀開衣服,在其腹部抹了一點東西,照了照,結果就出來了。
醫生說,“沒有大事,隻是略微有點脂肪肝,建議以後飲食注意些。”
點頭致謝,林尚辭別。他又拿著化驗結果來到消化門診。
小青年看看說,“沒事,建議你以後注意飲食,多加運動。”然後他又給林尚開了一點增強腸胃動力的藥。
小青年說,“先吃吃看看,好了就不用來了。”
聽他這麼說,林尚倒是感覺自己小病而已,不用擔心那麼多。
走出消化門診,林尚感覺自己牙齒有點不舒服。於是,他又來到了牙科,醫生讓其躺下,張大嘴巴看了看。
醫生說,“有些牙齦發炎。建議,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順便醫生又給他開了幾瓶漱口液。
回到家裏,林尚還是照舊,依然與藥相伴,接連又是幾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