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使者們像是窺探到未來機密一般,心裏非常緊張(2 / 2)

一切如同一場棋局,局勢錯綜複雜,每走一步都需謹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一時間,秦始皇沒有那般自信,而是深陷思緒中,眼下的集權思想,終究是對錯與否?

……

與此同時。

大明王朝。

永樂二十年,朗朗晴空。

明成祖在紫禁城的太和殿,心裏得意洋洋。

一名太監麵帶喜色,稟報道:“陛下,鄭大人快到安定門了。”

朱棣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耐心地等候鄭和。

鄭和進殿後,率先磕頭行禮,朱棣深情地望著鄭和,感慨道:

“鄭愛卿,辛苦了!此番是你第六次下西洋,朕早就盼你平安歸來!”

鄭和謙虛地回應道:

“微臣並不辛苦,全仰仗陛下的恩寵,臣回來的時候,還帶回來暹羅、蘇門答刺、哈丹等國的使者。”

正要逐一介紹,出現華夏新組織的一幕,眾人看得津津樂道。

朱棣譏諷道:

“這後世所說的西方列強,可是你們的國家?你們將會侵略華夏大地。”

這些使者將漢語聽得真切,也聽明白皇帝提出的尖銳問題。

一位使者琢磨著自己的措辭,支支吾吾地回答道:

“陛下,倘若說與吾等的國家無關,可願意相信?”

另一位使者也自證清白:

“陛下的船隻和軍艦,豈是吾等的小國所能比擬的,更沒有大炮可言!”

朱棣眉心一擰,提出疑問:

“現在不能比擬,不代表日後沒有這個能力,朕欲與你們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隻怕你們有著欲壑難填的權力野心!”

使者們一時語塞,感覺說什麼都是錯的,相互對視一眼,皆沉默不語。

鄭和接起話茬,說道:

“陛下,這後世的組織,建立獨立的體係,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一再強調工業體係,改善國民經濟,不知具體是怎樣?”

朱棣也被這一話題吸引,疑惑道:

“汽車,機械,電力,通信都是些什麼領域?說是為國民經濟打下基礎。”

鄭和搖頭惋惜道:

“真想再多聽聽、多看看,這後世的功績,可有值得大明王朝借鑒的?看樣工業體係,不是指手工業,是一個新的門類?其創造的價值,會超過農業和商業?”

使者們像是窺探到未來機密一般,心裏非常緊張,便豎起耳朵,傾聽皇帝與鄭和的對話,希望從兩人的話中,探索出答案。

然而,君臣間的好奇更甚。

鄭和看向皇帝,問道:

“他們說的交通運輸,還提到了鐵路,應作何解啊?鐵搭的道路?會更加便捷?還是會走向更遠的地方?汽車?飛機?坦克?拖拉機?這些都是何物?”

朱棣搖頭歎息道:

“看來後世遠超這大明王朝,雖有被屈辱簽下條約,但是覺醒後的華夏,呈現嶄新之姿!”

“朕很羨慕那一句: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奮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怎樣的朝代,朕的大明自愧不如啊!”

使者們見皇帝這般自謙,紛紛恭維道:

“大明王朝以現在的實力,是吾等的小國,望塵莫及的存在!陛下開創的盛世,足可遠播四海,聲名遠揚!”

朱棣聽到這話,心裏感到非常寬慰,對使者們的態度緩和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