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找幾人,把這個故事記下來,編排成戲文,屆時講給武惠妃聽,她定能歡喜!”
眾人聞言,皆驚掉了下巴。
明眼人都能看出,此次太子事件,與武惠妃脫不開關係。
唯有皇帝還被蒙在鼓裏,這儲位動搖之際,還能想起自己的寵妃,眾人心中五味雜陳。
然而,玄宗並不知道朝臣的這些想法,臉上的怒色已經消散,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此人目睹殺害革新黨,就能讓人對他心生敬畏?村裏人還因此討好他?莫不是這個村子非常閉塞?”
文武百官都沒注意看天幕的內容,心裏擔憂不已,既是替太子捏把汗,又是怕自己牽扯其中。
怎料,皇帝倒是思維跳躍。
……
與此同時。
大明王朝。
崇禎十四年歲末,京城張燈結彩,彌漫著喜慶的氛圍。
然而,在這個熱鬧的節日裏,崇禎帝朱由檢卻臥病在寢宮中。
他感覺頭腦發昏,渾身乏力,好在持續地高燒,終於得以改善。
他屏退身邊的宮人,獨自斜靠在窗邊的軟榻上,虛弱地閉眼休息。
正當他咳嗽不止的時候,出現魯訊發布第七章的一幕,便抬眼看過來。
下一秒,他看到一句話:“穿著崇正皇帝的素”,頓感有些不妙。
隨即,他又看到魯訊的經曆,猶如晴天霹靂一般,讓他雙耳嗡嗡作響,頭皮一陣發麻。
什麼鄉裏人以為在鬧“反清複明”?
什麼農民不知道崇禎的名字?
他的聲音顫抖著,喃喃自語:“這不是真的!絕不會!”
然而,心裏卻愈加肯定那份擔憂。
因為所有的信息,串聯在一起後,都在指向一個問題:“大明王朝,是在他崇禎的手裏葬送的!”
他猛然坐直身子,陷入了沉思中,執政十四年來,內外的壓力和危機,都一一浮現在他的腦海中,局勢愈發不利。
尤其是這一年的過往,局勢急轉直下,已經滑向崩潰的邊緣,使他感到越來越力不從心。
沒有人知道,他的這場急症,正與眼下的局勢有關,其他人都以為隻是感染了風寒。
他癱軟進軟塌裏,緊縮成一團,想驅散全部的思緒。
然而,他越是試圖抑製,這些思緒反而越加蔓延。
屈指算來,不到九個月的時間,就讓李自成攻打兩次開封府。
倘若沒有河南地區的大旱;倘若沒有蝗蟲的肆虐;倘若沒有頻發的災難,怎會導致大規模的饑荒。饑民的苦痛加劇,紛紛加入李自成的隊伍,使其不斷壯大。
他嘶啞著嗓音,低聲呼喚:“上蒼啊!為何讓朕愧對列祖列宗!”
崇禎的心頭一陣狂跳,深刻地明白,這並非偶然。
可是,轉念一想,他又立即感到擔憂,剛才的場景是否會被其他人看到?恐怕會動搖民心!
一係列的打擊,讓他感到頭痛欲裂,他的腦海中,出現“反清複明”四個大字,反複折磨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