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這就是“人國”,一個以人為本的國家!(1 / 2)

這一刻,在視頻畫麵中。

光緒三十三年,如期而至的春天,驅散了嚴冬的森冷。

魯訊的求學之路並不平坦,但幸運的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認識了章泰嚴,一個名聲在外的國學大師。

從那一刻起,魯訊的生活,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章先生是一個頗具傲骨的人,但對待學生卻非常隨和。

他欣賞魯訊的才情,答應親自教導他。

於是,每周日的早上,在章泰嚴住處,魯訊和弟弟,還有兩個同學,圍繞在矮小的書桌。

他們席地而坐,聽章先生侃侃而談。

起初,這個特殊輔導班,隻有四名學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錢鉉銅等人也加入進來,總人數增至八人。

雖然空間狹小,但是大家聚在一起,卻笑聲不斷。

錢鉉銅有些好動,也愛開玩笑,總是在榻榻米上,到處爬來爬去。

於是,魯訊就給他起一個調皮的外號:“爬來爬去”。每當錢鉉銅把手臂放在地板上,大家就會笑個不停。

玩笑歸玩笑,上課的時候,他們都非常嚴肅,源自對章先生的尊重。

魯訊在日記中寫道:“吾欣賞先生的氣節,也為他的學問所折服。”

章先生學識淵博,堪比一座寶庫,裝滿了史學、哲學、政治學、文字學、語言學、金石學、文學思想等等。

他的文化觀,駁雜且豐富,思想建立在深厚的學識中,在單調的學界裏,他倡導個性主義精神,讓人耳目一新。

他主張自由與獨立的精神,對漢代藝術情有獨鍾,對科學思想、進化論思想、佛教理論都深感興趣。

每次在課堂上,他的理論學說,激蕩著學生的思想。

然而,他的思想並非孤立的,在思考問題時,總是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將西方的智慧,融入自己的思想體係。

他常常借鑒康德的思想,欣賞達爾文的理論,形成自己獨特的多元問題意識。

這些思想是從多元語境中,不斷生發的,不再受限於封閉環境,而是把世界的思潮,引進自己的文字裏,動搖舊式文人的單一思維。

在春日的午後,他滿懷激情地演講,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置身於思想的海洋。

但是,在思想被打開後,每個學生的思維,都在發生著變化,其中,以魯訊最為特別。

這些留學生中,新創辦一本雜誌,主動找到了魯訊,希望他能為雜誌撰寫文章。

魯訊的雜誌沒有辦成,就趕緊把想說的話,改編成論文,提交到留學生的雜誌上,還獲得了一筆稿費。

魯訊拿到的稿費最多,一共投稿五篇文章:《人間之曆史》、《摩羅詩力說》、《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破惡聲論》。

每一篇,都是他如火如荼探討的主題;前四篇,是他的基礎思想。

拿到稿費的當天,魯訊破天荒地請客吃飯,叫來弟弟和許守尚。

菜式非常簡單,三人跪坐在地上,圍在小圓桌旁,魯訊舉杯祝賀:

“咱們三人都拿到了稿費,可喜可賀啊!”

許守尚一邊碰杯,一邊慚愧地說道:

“我那篇文章勉強隻有半篇,要是寫稿的時候,再多買些蛋糕,興許能寫出一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