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或許,朕應該像溥儀一樣,重拾母子親情!(2 / 2)

他的自信與驕傲,全在眼中流露出來。

然而此時,一直默不作聲的小溥傑,卻突然發現阿瑪正在掉轉馬頭,朝著宮外離去。

溥傑跑出院門,在後邊大叫著:“阿瑪!”可阿瑪低著頭,沒有回頭再看他一眼。

這是攝政王載灃,第二次將兒子送進紫禁城。

他不忍心去看自己的兩個孩子,心中有著太多的話語,想要對他們傾訴,卻無法言說。

……

與此同時。

大宋王朝。

慶曆三年,春風拂過文德殿,宋仁宗趙禎正坐在案桌前,批閱各處送來的奏章。

就在這時,參知政事範仲淹求見。

隨即,宋仁宗揉了揉眉心,聽範仲淹彙報情況:

“前段時間,罷免一些官員,選拔了一批務實能吏,這幾個月來,各地官府的行政都有改善,最明顯的是,財政稅收大有起色。”

言罷,又遞上來各地的文書。

宋仁宗連日的疲憊,頓時一掃而空,讚許道:

“此次新政,你立下汗馬功勞,那些平庸之臣,早就應該淘汰了,至於貪官汙吏,還是要繼續查下去!”

範仲淹聽了,馬上點頭稱是。

恰逢此時,天地之間展開畫卷。

看到溥儀和額娘的生疏,宋仁宗的眉頭不禁皺起。

他閉上眼睛,也覺得生母的模樣,有些模糊了。

許久沒有人再提起這段過往,就連自己也很少想起。

範仲淹見皇帝的臉色有些難看,馬上知趣地告辭離開。

宋仁宗起身佇立在窗前,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他的身上,喃喃自語道:

“或許,朕應該像溥儀一樣,去重拾母子親情。”

若不是溥儀的出現,他都沒有發現,許久未見親生母親,而宮裏的皇太後,隻是名義上的母親。

他轉身對身邊的宮人說:“快去準備,朕要前往先皇的永定陵。”

宮人們聞言,都是一愣,互相看了一眼,平日裏的皇帝,很少這樣沒有計劃地突然出宮。

然而,資格老的宮人一聽,立馬明白過來,這是要去看宮外的那位“娘娘”--李順容。

於是,宋仁宗在侍衛的陪同下,徑直前往李氏的居所。

在生母麵前,宋仁宗放下傲然的皇帝姿態,溫聲地問:“母親,近來可好?”

一句關切的話語,讓李氏瞬間紅了眼眶。她擠出笑容,問:“我都好,皇上如何?”

宋仁宗不想像溥儀那般別扭,而是直接吐露心聲:

“我想您了。”甚至聲音有些發顫,像尋常百姓那般輕輕地喚了一聲,“娘!”

李氏頓時淚如雨下,當初生下皇子後,真宗對外聲稱是劉德妃所生。

真宗崩逝後,她又出宮守陵,與兒子鮮有這般親近。

然而,兒子的一句“我想你,娘!”她又覺得自己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宋仁宗握住母親的手,感覺到一股暖意,心中百感交集。

或許,人生中有些情感,不需要言語,隻需要真心地關懷。

從這一刻起,他決定用行動去彌補親情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