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緣定三生,怎可拋下朕一人?朕還要大展宏圖,離不開你的輔佐與陪伴!”
而獨孤伽羅眼神有些渙散,虛弱地說:
“吾與陛下整整做了四十五年的夫妻,可你還是那個熱血衝動的少年,伽羅先走一步,已不算低壽了,陛下不要難過!”
說完,她就虛弱地昏迷過去。禦醫急得團團轉,忙著施針吊命。
片刻之後,天地間的異象,吸引了永安宮一眾人等的注意力。
隋文帝楊堅當著眾人的麵,跪地祈求上蒼,希望神靈眷顧,能給發妻增添幾分陽壽。
他的關注點不在畫卷中的文字和內容,還沒有從悲痛中緩過神來。
然而,一旁的楊素見狀,忍不住低聲提醒:“政務要緊,提到到覺醒年代和末代皇帝,貌似與吾朝有關。”
……
與此同時。
大明王朝。
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剛剛下令,派太子朱標巡視關中與洛陽。
看到畫卷中的景象,脫口而出問:“不知大明王朝傳了幾世,朕的皇子皇孫治理得如何,不知道大明王朝的盛世傳了幾百年?”
可轉念一想,他突然發現一個關鍵問題,立馬瞪圓雙目:
“朕帶著兵馬,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攻打,從外族手裏奪回來;再從陳友諒,張士誠的手中爭回來,現如今,已不是漢人的江山了?”
朱元璋拍著龍椅,十分氣惱。
……
與此同時。
大唐王朝。
貞觀三年,李世民在太極殿看到畫卷裏的畫麵,心情舒緩許多,從凶象的預兆中,總算緩過心神,撫平胸口自言自語:
“真不要自己嚇自己,看來不是災難降臨!話說這小皇帝怎麼打扮得這麼奇特,不像是大唐的子民,莫非大唐早已滅亡?”
……
與此同時。
大元王朝。
元世祖忽必烈放下手中的酒尊,問向身旁的侍衛:
“朕剛說中原的漢民,願意嚇唬3歲的孩童,還真就弄出個小孩子?這欲意何為?”
侍衛抓耳撓腮,不知道如何作答,支支吾吾好半天,才試探性地問:“陛下,臣幫您請來劉相可好?”
元世祖一時沒反應過來,反問:“哪個劉相?”
侍衛壯著膽子說:“劉秉忠大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簡直就是一部百科全書。關鍵他還是漢臣,應該更懂這其中緣由!”
說完,他還用眼睛偷瞄著皇帝的反應,趁皇上沒注意,便提著衣袖,擦拭額角滾下的汗珠。
元世祖一邊斟滿酒,一邊揮手傳令:“快快通傳!”
……
與此同時。
大宋王朝。
紹興三十二年,臨安都城內,宋高宗趙構一副掩耳盜鈴之勢,隻要不是他當末代皇帝,誰當都無所謂,冷言旁觀這一切。
……
各個平行世界的百姓,更多的關注點在小溥儀身上,覺得2歲多的孩子,沒有額娘的陪同,身邊隻有個奶娘,真是讓人心疼啊!
而這樣的孩子,卻要背負亡朝的罪責,更是讓人覺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