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啟覺醒年代,引各朝代帝王觀看真正的華夏(1 / 2)

顧野不止一次來到西安,走進碑林博物館。

當他漫步在碑林中,看著古代文人書寫的每一篇華章,即使不用講解,也能從字跡中,感受到真真切切的美感。

熟知的人,都知道展區裏有一組作品最讓人痛惜,也最讓人憤恨!

它是被魯訊先生譽為“前無古人”的傑作,名為:昭陵六駿。

陳列牆的一端,很多遊客駐足觀望,正在看文物介紹:

【於唐貞觀十年。唐王李世民為了紀念開國戰爭中,曾騎過的六匹戰馬,令畫家閻立本先畫出六駿的圖形,再由雕刻工藝家閻立德,依形刻在石屏上。】

時隔1千多年,這六幅石刻用高浮雕手法,生動傳神地表現出戰馬的體態和性格,李世民特別鍾愛它們,每一匹馬都有別致的名字。

它們身上都有利箭所傷的痕跡,有一匹戰馬竟然中了9箭,足可看出,李唐王朝的建立,確實是九死一生。

這時,有一位外國朋友,用蹩腳的語言驚呼:“天哪,竟然是假冒的!我見過它們!”

是的,沒錯!其中兩匹駿馬,是後人為了彌補缺憾,而複製出來的。

真跡在100多年前流失海外,陳列於米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博物館。

現如今,已經成為國人念念不忘的“明星”,想起來就令人捶胸頓足。

而碑林博物館的四幅石雕,遠沒有那兩幅完整,都有著大小不一的裂痕,甚至是缺角性破損。

顧野佇立在名為 “颯露紫”的仿製石刻前,嘴上嘀咕著:颯露紫!恰好這時,講解員介紹,

“颯露”在突厥語中,是勇健的意思。

這匹馬最為特別,似乎很通人性。

六駿之中,隻有它帶有人物,馬和人對立而站,馬低著頭,抵住人物的前額頭,人物的左眼角內側,還掛有一滴眼淚。

展廳內十分安靜,講解員的聲音在空間回蕩:

李世民率軍,被10萬大軍團團圍住,突圍的時候,一支羽箭,破空而來,戰馬猛然抬起前蹄,立即站立起身體。

這支箭不偏不倚,射進颯露紫的前胸,它即使疼痛難忍,也依然帶著李世民衝出了包圍圈。

出去之後,颯露紫再也走不動了。於是,將軍丘行恭就把自己的戰馬,讓給李世民,他則是留下來為颯露紫療傷。

簡短的幾句話,給遊客們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酸的場景。

顧野回家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了戰馬?為了文物?都是,但也不全是!

思索片刻後,他終於想明白了,究竟是什麼堵他的在心裏。正是因為這“昭陵六駿”見證了一個王朝建立。

但是,1000多年的曆史長河,沒有讓它們遺失,卻在100年前,由於國家的沒落,而讓它們流失海外。

那麼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用拳頭維護尊嚴,就會讓自家的東西丟失,甚至連討要都成了難事。

下一秒,顧野靈光乍現,要用國寶流失的專題,喚醒大家的愛國情懷!

顧野是穿越而來的,這裏和上一世的記憶相差無幾。

很可惜,他是個不走運的人,穿越到這裏,還不如上一世混得好。

至少上一世,他還是個大學語文老師,工資固定,假期充裕,親友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