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寧策在之前預言的遼國內亂,此刻也已絲毫不差地應驗,這更讓宋徽宗深深地感到,自己發掘寧策於民間,將其一路提拔,乃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
“此人,果然是身居大氣運之人。”
宋徽宗在心中暗自想道。
想到這裏,他微微一笑,對寧策說道:“卿家的功績,朕都記在心裏,應許你的事情,朕不會更改的。”
“半年後,待左建安致仕回鄉,你便前往鄆州,接替知州一職吧。”
寧策急忙起身謝恩。
“不過,”宋徽宗撚著胡子,似有所思地看了寧策一眼,“朕聽聞這幾天,你一直沒有去開封府當值?還找了個七品功曹助你做事?”
寧策聞言,不由得一怔。
目光無意中掃過宋徽宗身後,正迎上了蔡京那陰險得意的眼神。
寧策頓時心中咯噔一聲,心想莫非是這個老奸臣,在皇帝麵前,挑撥離間?
他正在出言辯解,宋徽宗卻早已不在意地揮了揮手。
“開封府原本已有一名少尹,之所以加你一個,乃是為了增加你的資曆,無論你去不去當值,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寧策聽了,急忙拱手施禮,“官家的栽培之恩,臣沒齒難忘。”
宋徽宗嗬嗬笑了兩聲。
又道:“聽說那個功曹,這幾日表現不錯,張叔夜也曾誇讚此人才幹,看來寧卿家,你還很有識人之明啊。”
寧策附和地笑了兩聲。
眼看自己的讒言未曾奏效,蔡京眼中,閃過一絲嫉恨之色。
“不過,朕聽聞這幾日來,延慶公主經常去你府中?”宋徽宗突然開口詢問,貌似漫不經心。
寧策急忙道:“正是如此,公主年紀輕輕,卻十分喜愛足球,經常前來,觀看球隊訓練。”
宋徽宗哦了一聲,臉上神情,不置可否。
眼看皇上今日心情不錯,寧策咬了咬牙,便準備毛遂自薦,主動請纓去和遼人談判。
若官家不許,那就推薦張叔夜。
老張足智多謀,處事圓滑,最適合推出來跟耶律大石戰鬥。
寧策輕咳一聲,正待開口,卻沒想到宋徽宗搶先一笑。
“二十萬義軍起義,震動天下,遼廷天祚帝,此刻也已焦頭爛額,無暇他顧,寧卿家的精準預言,更讓遼人震怖不已,所以遼人此次,才會僅僅派遣一翰林學士前來,大有與我朝交好之意。”
宋徽宗撫著胡子,微微一笑,“以往遼人派遣使臣,盡是強硬武將,囂張無禮,給朕帶來很多困擾。”
“所謂形勢比人強,而今遼國內亂,自顧不暇,此次居然破天荒派出一支純文官隊伍來我大宋,大有與我朝修好之意。”
蔡京見狀,也是滿麵笑容,道:“這皆是陛下洪福齊天,故昊天降下災禍給遼國,此實乃我大宋之福也。”
寧策上前一步,故意問道:“臣聽聞遼人使團首領乃是大石林牙?”
宋徽宗點了點頭。
蔡京笑道:“遼人一向蠻橫,而今實力衰弱,不得不轉而示弱,派遣大石林牙前來,便是此意。”
寧策急忙稟道:“官家有所不知,耶律大石雖然是遼國林牙學士,但此人雄才大略,乃是文武雙全之人,官家萬萬不可輕視此人。”
宋徽宗聽了,頓時吃了一驚。
“文武雙全?”
寧策重重點頭,“此人心機深沉,運籌深遠,絕非一普通翰林學士,還請官家重視此人,派遣得力大臣,接待談判。”
宋徽宗撫著胡子,微笑點頭,“寧卿家所言極是,遼人雖是病虎,但也是隻吃人老虎,萬萬輕視不得。”
“所以朕此番委派太師蔡京,牽頭招待遼人使團,蔡太師為人精明,機警能幹,定能不負朕的囑托。”
“蔡太師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此番還是他剛剛主動請纓,朕才答應他的。”
說到這裏,宋徽宗哈哈大笑。
寧策聽了,頓時暗道不好。
心想大事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