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洛陽來客(1 / 2)

第十三章洛陽來客

金秋時節,四季常青的鹿山寧靜悠遠。鹿山之頂,劉煜正走出鹿山書院的大門,忽然後麵傳來一聲呼喚。劉煜回頭看去,卻是身著白衣的周瑜。周瑜樂嗬嗬地對劉煜說道:“瑜想送大人下山,還請大人應允。”

劉煜笑道:“那就有勞公瑾啦。”

說完,二人並排走在下山的小路上。周瑜忽然對劉煜說道:“大人有張良、陳平之才,為何屈身於豫章小郡?”

劉煜笑道:“當今朝綱不振,宦官弄權,煜也是身不由己,能為一郡百姓竭盡全力,也是煜之所望。”

周瑜微微笑道:“此恐未必是大人之誌吧?”

劉煜看著周瑜,雙眼放出精光,說道:“這麼說,公瑾知我之誌?”

周瑜道:“自大人來豫章,勵精圖治,廣收民心,使豫章已成天下第一郡;且大人又繕甲治兵,精練士卒。以瑜觀來,大人之誌當不在豫章。”

劉煜聽了周瑜的話,也不在意,既然周瑜敢這麼對他說話,也就不會泄露出去。他笑道:“公瑾以為當今天下之勢如何?”

周瑜道:“當今天下,餓殍滿地,流民四起,僅豫章就收納流民四十餘萬。瑜以為,秦末情形,當不遠矣。”

劉煜道:“公瑾所言甚是,那到時公瑾將如何作為?”

周瑜沉下臉龐,對劉煜揖手拜道:“瑜才智淺陋,若大人不棄,願效犬馬之勞。”

劉煜扶起周瑜,看著路邊從山上流下來的泉水,對周瑜說道:“公瑾可懂水道?”

周瑜答道:“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劉煜點了點頭,說道:“幾百年前老子便說出如此精辟之語。公瑾想知道我對水的理解嗎?”

周瑜道:“願聞其詳。”

劉煜用手撥了一下泉水,說道:“水,天下之至弱,放在圓的盛器裏麵則圓,放在方的盛器裏麵則方,虛懷若穀,平時從不與誰爭鬥。當它積蓄到一定力量之時,形成洪水,那還有什麼能擋住它。”

周瑜聽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對劉煜揖手道:“大人教誨,瑜永銘於心。”

劉煜笑道:“公瑾才智在我之上,兩年之後,公瑾若不嫌煜鄙陋,煜當恭聽公瑾教誨。”

周瑜道:“瑜謹尊主公之命。”

說完,二人相視而笑,心中之事,一切盡在不言中。

當天,劉煜離開鹿山書院,順道又到鄱陽百工學院去看了看。令劉煜吃驚的是,學院之中沒有一點基礎理論知識交給學生,而都是直接以實物教授,就像現代上實驗課。劉煜雖然覺得這種教學方法不錯,不過還是認為,如果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難免會使人思維有所限製。劉煜決定將自己所學的基礎數學、物理知識寫成一本書,使學院有一點理論知識交給學生。這將猶如一顆火星落入幹燥的柴草裏麵,以後這些學生自己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理論知識。決定之後,劉煜便向城中府衙走去。

還未走到府衙,劉煜遠遠地看見府衙門口停著一輛馬車。劉煜問門口的侍衛是誰的馬車,侍衛說不知道。劉煜走進府衙,來到大堂,隻見大堂正熱鬧非凡,荀彧、荀攸、賈詡、張昭、張紘幾人都在,而且還有一人讓劉煜吃了一驚,這人不是別人,卻是蔡邕。

劉煜走過去,對蔡邕揖手道:“是什麼風把蔡大家吹來啦,煜有失遠迎,有罪,有罪!”

蔡邕大笑道:“文靈小兄沒忘了我這個糟老頭,老頭子就開心得很啦。”

劉煜道:“蔡大家說笑啦,煜怎能忘了蔡大家。”

蔡邕又是大笑,說道:“我知文靈是有情有義之人,故而帶著一家老小到文靈這豫章郡來蹭飯吃,不知文靈可願意?”

劉煜笑道:“我豫章什麼都沒有,就是白米飯多,蔡大家想吃多少有多少。”

大堂之人聞言盡皆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