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英雄聚義
雁門,北依長城,常年受到北方外族的侵擾,所以這裏的百姓彪悍無比,但也非常貧瘠。雁門城北門大街,石板鋪成的路筆直地伸展出去,街道兩旁,熙熙寥寥地擺著幾個小攤位。街上少數的幾個行人中,一名身著奇裝異服的男子漫步而走。他身長八尺餘,臉白無須,虎體猿臂,彪腹狼腰,威風凜凜。他慢慢地走進了一個小酒館,點了幾樣小菜後便在靠窗戶的桌子邊坐了下來,開始回憶他這幾個月來的離奇經曆。原來他名叫劉煜,本是21世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名特種兵,在一次執行反恐任務時不幸被恐怖分子的迫擊炮炸飛了,醒來之後便離奇地來到這東漢光和三年(即公元180年),身上除了迷彩軍裝、防彈背心和一把軍刀外,其它東西都不見了。幸虧他是特種兵出身,一身生存技能使得他靠狩獵在這雁門生活了兩個多月。想著自己離奇的遭遇,他不禁心中鬱悶,便長長地歎了一聲,他這一歎卻引起了傍邊二人的注意。在劉煜進酒館時,二人見劉煜身材威武,又著奇裝異服,便有了結交之心,此時見劉煜長歎,當下二人就起身走了過來。
“在下姓高名順,字義和,不知壯士如何稱呼?”一人作揖說道。
劉煜看著走過來的兩個人,說話的人二十來歲,身長七尺餘,麵方口擴,濃眉大眼。另一人十七八歲,身長八尺,麵黃唇紅,威風凜凜。劉煜對三國不是很熟悉,也隻是看了幾回《三國演義》,所以他對高順沒有什麼印象。他起身回禮道:“在下姓劉名煜,字文靈,二位壯士請坐下說。”
二人坐下後,高順又介紹道:“這位是我兄弟,姓張名遼,字文遠。”
如果劉煜不知道高順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三國演義》裏麵高順並沒有閃光的一麵。但是對於張遼,這個在逍遙津殺得孫權丟盔棄甲的人物,劉煜卻太熟悉了,劉煜不禁多看了張遼兩眼。
高順又說道:“方才聽壯士長歎,似有什麼不順心之事,不知壯士有什麼困難,看我二人可不可以幫幫你。”
劉煜心想:“我的困難可就大了,可惜你好像幫不到我。”但口中卻說道:“說來話長,我本益州人士,為了尋找好友來到此處,但是人有旦夕禍福,我到了這裏才知道我那好友已經過世多時了,我心中悲傷不已。本想就在此間憑這一身本事為朝廷出力,謀個出身,怎奈沒有門路,隻得在此以狩獵為生,已經有兩月有餘了,想到此處心中不勝鬱悶,所以長歎。”
張遼歎息說道:“實不相瞞,我兄弟二人也為此憂心不已,近聞晉陽丁刺史正在招兵,我們準備去投軍,不知壯士有意去嗎?”
劉煜心想:“丁原?居然叫我去投那個被自己義子殺了的人,那我以後不就變成呂布的手下了,呂布這人的名聲不太好,當他的手下,咋死了都不知道,我絕不能去投丁原,而且我也不會要你們去,嘿嘿,誰叫我先認識你們呢。”於是說道:“二位身懷絕技,投軍確是二位好去處,隻是……”
“隻是什麼?”高順問道。
“唉!不談國事,不說也罷!”劉煜故意勾起二人的好奇心。
張遼道:“壯士好不痛快,我三人說話,出君之口,入我之耳,壯士莫非還怕我二人泄露不成?”
劉煜見二人已經上鉤,於是說道:“當今朝綱崩壞,宦官弄權,又連年天災,各地豪強又橫征暴斂,這是亂世開始之兆,以二位之才,難到看不出嗎?”
高順說道:“我們也知道亂世將至,所以才去投軍建功立業。”
劉煜說道:“若投了一個明主,到不失封侯賜爵,但是若投一個庸主,那時候又建什麼功立什麼業?”
高順和張遼默然不語,隻得問道:“那壯士以為該怎麼做呢?”
劉煜說道:“身逢亂世,亂世則必出英雄,求人不如求己,與其投效他人,莫不如我們同心協力,共圖大事。”
高順、張遼聽完都驚了一下,但又覺得有理,那句“求人不如求己”深深地印在他們的心裏。二人想通之後,對劉煜說道:“壯士所言極是,隻是不知壯士將如何圖事?”
劉煜心中想道:“考我啊,小樣。”說道:“今朝廷公開賣官賣爵,我這有一把傳家寶刀,可賣千金,以此買得一官半職,然後勵精圖治,實民養兵,以為根本,亂世開始之日,便是我等崛起之時。”
高順、張遼二人這時對劉煜佩服不已,於是說道:“壯士英雄了得,我們願與壯士共圖大事。”
劉煜心中大笑不已,他拉著二人的手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何不結為異姓兄弟,共圖大事。”
高順、張遼二人欣然答應。
次日,三人便焚香祭天,起誓道:“我等三人,雖然異姓,今結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若違此盟,天人共戮。”誓罷,拜劉煜為大哥,高順次之,張遼為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