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火小組,火速滅火!”
“嗨!”
日軍的損管人員急急忙忙的拿著滅火器對著燃燒的部分開始滅火。
穿甲彈也會爆炸。
會爆炸,就會引起火災。
至於起火的原因,可能是千奇百怪的。
隨後接二連三的的炸彈相繼命中比睿號。
這讓井上難以置信,美國人的進步太快了。
前麵還是誤差極大的投彈,這會就連續命中高速規避的戰列艦。
瞭望哨大喊:“右舷,一發魚雷。”
航海長瞪大眼睛,果斷分析:“右滿舵。”
戰艦高速航行,加減速是不可能了,隻能內切規避魚雷。
誰知道天殺的瞭望哨又大喊:“右舷,兩發魚雷。”
航海長一木健太郎剛剛想要改變命令,結果又傳來警告:“前方發現魚雷!前方,比叡號戰列艦,距離800米。”
一木健太郎破口大罵:“八嘎!小野這個蠢貨。規避,規避霧島號。”
霧島號也是沒有辦法,天空中的魚雷機亂丟魚雷,他隻能規避。
瞎規避的後果就是和比睿號越走越近。
好在兩艦並沒有碰撞到一起。
最終,比叡號含恨替對方抗下兩枚右舷的魚雷。
而霧島號則是友好的替比睿號扛下了左弦的一發魚雷。
一木健太郎指揮技巧更加高超,兩發魚雷成功命中艦艇中段的魚雷鼓包。
隻造成艦艇中部輕微的破損。
而比睿號則是運氣不好,被命中尾部。
尾巴可沒有魚雷鼓包可以抵抗爆炸。
當即,比睿號的推進係統受損,造成了大幅度的減速。
井上隻能含恨下令交換指揮權,由完好無損的高木負責指揮巡洋艦反擊。
見敵必戰,這是日本海軍的傳統。
或者說,對於中下級軍官,特別相信這個。
高木鬥誌不減,當即命令一艘驅逐艦負責救援比叡號,其餘戰艦以最大航速迎敵。
此時,美軍的戰列艦編隊和日軍的戰列艦編隊已經拉近到大約30公裏的距離,足夠瞭望哨看得清了。
隨後,雙方距離不斷拉近。
測距室:“據敵32000碼,敵右舵,轉向180方向。”
王默言舉著望遠鏡,什麼也看不見,隻能聽從瞭望哨的數據分析。
陳平則是理性的說道:“日軍這是要搶占T字陣型。”
王默言笑著回答:“咱們也搶。左舵3,向南。”
操舵手當即調整航向,黃海艦開始大幅度的轉向。
隨後各艦開始發送信號傳輸指令。
弗萊徹下令,戰列艦編隊隨著黃海艦走,轉向迎敵。
自己帶著高速的重巡洋艦編隊分開,準備另一個角度插入。
簡而言之,日軍和盟軍艦隊,都完成了轉向。
雙方呈現大致的平行線,從北向南航行。
日軍1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2艘驅逐艦,以30節高速搶占T字頭。
而盟軍航速僅僅20節,隻能以更慢的速度完成轉向。
不過盟軍擁有5艘舊式戰列艦,火炮更強。
此外弗萊徹帶著重巡洋艦編隊負責反搶日軍艦隊的T字頭。
並且完成兩麵夾擊的姿態。
很快,日軍彈射了偵察機,隨後空中潛伏的地獄貓和野貓戰鬥機快速的擊落。
天空中時不時的飛來一部分的轟炸機和戰鬥機,對著日軍艦隊進行不間斷的騷擾。
高木也發覺不對勁。
“八嘎,有埋伏,向西轉進。”
隨後,古鷹號重巡洋艦一馬當先,率先完成轉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