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桐本想舉雙手讚同的,可是想到賈家應還有七八年才會被抄家,而在這之前,可是烈火烹油的很是興旺啊,算了,都說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尤其她這個姐姐還是性別為女的小人,她還是示個弱給個台階讓她便宜姐姐下來吧。
於是,秦桐幾步上前拉住暴跳如雷中王夫人,把一商鋪的地契塞到她手裏,才說道:“姐姐莫氣,這是妹妹給姐姐壓驚的,姐姐千萬別跟妹妹客氣!”京城的生意哪那麼好做的,這個鋪子在最老奸巨猾的掌櫃的手裏都沒賺進來多少錢,她每年還要往裏投維修費,真是虧大發了,還是送給這位當人情了吧。
王夫人心裏一喜,其實她也並不是一定要娶外甥女當兒媳的,隻是之前妹妹竟然不問過她就把她心目中的備選給訂了親,冷不丁的,讓她太失落太沒麵子了,所以一時心情激憤才說出決斷之言,她心中也正後悔呢,那話要是娘家哥哥知道了,還不得狠狠地削她一頓?不過,幸好,這個妹妹依然這樣軟弱,還給了她這麼一份大禮做賠償,她一大早地找急忙趕著這一趟也算是值了:“妹妹這是做什麼?我這當姐姐的也就是說兩句氣話,咱們嫡親姐妹的,還能把氣話當真?行了,榮國府裏一大攤子事離不得我,我這就走了,你不用送了。”說罷,一轉身快步離開了。
秦桐······
隨後的日子就清靜多了,薛蟠按部就班的進入翰林院學習三年,考試合格後再授予官職。在林如海的活動下,薛蟠成了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等到林黛玉及了笄,林如海也再沒有理由推脫了,薛蟠以二十歲的“高齡”終於如願抱得了美人歸。
在這個時代,家裏的孩子談婚論嫁必須得是從大到小,所以,因為有個“小嫂子”,薛寶釵硬生生的還是被拖成了“老姑娘”,本來秦桐還有過意不去的,讓未來的女婿等了這麼久,可誰知她這邊還沒張口,她堂姑媽先來跟她道個惱了:“訊兒家的可別惱,我這孫子被我寵壞了,認準了就非得強到底,說大舅哥都以十六歲的小小年紀中進士了,他這為人半子的也不能差太遠,非要也中了進士再娶媳婦呢,你看你看,這可怎麼辦呢?”
·······秦桐滿頭黑線:姑媽,你能別說著抱怨的話還一副自豪得不得了的表情嗎?隻好說道:“姑媽快知福吧,滿京城找找,誰家裏還能再找出一個像懋兒這樣有誌氣的好孩子?侄媳這裏是高興都來不及呢,哪裏還會惱?”正好,是男方把她閨女拖大的,還讓她閨女苦等幾年,以後若是敢對不起她閨女,這可真是天理都不容了。
在這個年代,薛家兩兄妹都算是晚婚晚育人士了,擱在別人家,都愁死當娘的,但知道這樣對自家孩子身體更好的秦桐卻在心裏竊喜。
這不,好處就體現出來了,薛寶釵進了婆家門不久就懷上了,順順當當的又給柳家添了嫡長曾孫,這還不耽誤半年後又懷上了,於是,“三年抱倆”的祝福語在薛寶釵這裏成了真,喜得本來還對這個兒媳有點兒芥蒂的柳大太太喜笑顏開,逢人就誇自家長媳。
林黛玉這裏雖沒有薛寶釵這樣勢頭迅猛,但也不枉秦桐這麼多年費的心力,婚後一年多,也被診出了喜訊。消息傳到林府,高興得林老爺落了兩串英雄淚,行了,就是生個丫頭,也算對薛家有個交代了,他可以放下心了。話說,他老人家之前一直很擔心自家閨女重蹈她娘親的舊路,再等個十多年才懷上孩子呢。
秦桐之前一直以為以原著裏林如海的短壽,怎麼著也會是她送完這個親家公,她才會離開這個世界的,可誰知,到最後,竟是她被人家給送了佛!哎,隻能說:老天爺,你調皮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