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魯卻依托著漢中這一地區,正式開始了政教合一的統治!
說實話,最初張魯麵對自己手底下的這麼一大片的地盤,其實心裏麵也發怵得很。
雖然祖父張道陵,父親張衡雖然都是五鬥米教的天師,但是對於政務這塊來說,張魯可謂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漢中地區著大量的居民百姓,根據當時的統計數據來看,這一地區足足有二十六萬人口。
這主要是因為中原地區的軍閥打生打死,隔三差五就得爆發一波戰亂。
這也就導致人口的大量外流,最後便宜了張魯治下的漢中地區,這也是為什麼僅僅是占據了漢中巴郡兩地的張魯,手下有這麼多百姓的原因!
不過這對於張魯而言,可謂是一個甜蜜的煩惱……
既然正常的政治管理手段搞不明白,不妨直接仿照對於教團的管理模式來管理百姓吧!
於是在張魯的決定之下,漢中境內基層的官員被全部撤銷,基層的官位製度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在取消了基層官吏之後,又不能再基層出現權力真空,否則一定是要出大亂子的。
於是張魯大手一揮,決定任命宗教人員來擔任基層的管理人員。
同時這些人員都是經過張魯的宗教體係培訓的,最早來的時候叫做“鬼卒”,學成之後叫“祭酒”開始任職之後叫“治頭大祭酒”。
而漢中基層上的各種事務,基本上就由這種“治頭大祭酒”來進行決斷。
在維係基層控製的同時,也促進了宗教的進一步傳播。
這其實也是張魯在漢中,實施政教合一的一個標誌性的舉措!
可能有人就要問了,憑什麼中原群雄每天都在打生打死,偏偏這張魯的漢中卻是一片安靜祥和。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其實要從兩個方麵來進行,一個是內部問題,一個是入侵問題。
漢中的內部問題被張魯解決的非常好,通過政教合一的統治手段,張魯實現了對於漢中二十六萬百姓的統治。
同時其輕徭役,輕刑罰的舉措使得其在漢中的民心盡收與身!
畢竟在張魯的治下,如果犯輕罪的話,還是著三次的免罪機會……
同時,他還在道路兩邊設置館驛,免費供給食物給往來之人,這一切都是基於其政教合一的舉措。
對於少數民族,張魯的政策也及其寬容得到巴夷少數民族首領杜濩樸胡袁約等人的支持。
至此,在漢中這塊地盤上,沒有人敢不去遵循“五鬥米教”,而張魯張天師的地位在漢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也使得漢中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內部矛盾問題,因為“五鬥米教”與道家其實有著很深的淵源,而其教義其實是教人向善的,有助於統治者的管理。
當時漢中的外部有問題,其實都可以歸結於一個人身上,那就是益州的統治者劉璋……
漢中這個地區的地勢非常有意思,雖然看起來與許多地區都接壤,像是一個四戰之地。
但是由於地形險要,可謂是易守難攻。西有葭萌關,北有陽平關,東鄰上庸城,秦嶺米倉大巴諸山都極其險峻,因此想要攻打漢中,其實麵臨的環境極其惡略。
若不是張魯被嚇破了膽。
曹熙想拿下來,恐怕最少就得打上十天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