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也去。”常暖也附和。
“行吧,到了縣裏多跟亞青學學,可別愣頭愣腦的被人家給發現了。”
這件事就這樣決定了,最開心的是思泉,她心裏相信,那個夫人肯定是個好人。
常飽三人行動利落,第二天就到縣裏把情況都打聽清楚了。那個想收思泉為徒的夫人本姓宋,其丈夫姓吳,是縣裏一家普通商戶。
後來吳夫人的丈夫得病死了,吳夫人便帶著獨子一個人撐起了丈夫留下的家業,吳記成衣鋪就是他丈夫原先的經營。吳夫人不僅將吳記成衣鋪經營得很好,幾年後又開了一間春和首飾鋪子,春和首飾鋪一開就贏得了名氣,算是竹笠縣裏有名的首飾鋪子了。
三人又在附近的人家和鋪子打聽了一圈,都說吳夫人是個和善的,製作首飾的技藝也是精湛得很,得到了一致好評。
因此,常慶老爺子就決定了讓思泉跟著吳夫人做學徒,萬氏依舊不讚同,為此還和常慶老爺子置氣。常慶老爺子無奈,隻當是婦道人家頭發長見識短。
又是一次休息日,常思遠照舊起來讀書,思冬依舊是喜歡跟著他一起讀。吃了早飯常慶老爺子就把家裏的妮兒叫到一起,繼續教識字,常思遠就和思湧思冬三個人一起耍了一會兒木劍,就當是鍛煉身體了。
木劍玩了,又往豆腐李那跑了一趟,見到常思遠幾人過去,豆腐李臉上的笑都收不住,又是叫喝水又是塞吃的。
從豆腐李那回來,常慶老爺子已經帶著思文到作坊那邊去了,自從那回思文給作坊裏的事出了主意後,老村長就讓常慶老爺子帶著思文一起參與到作坊的事情裏來。
如今作坊裏的出入賬是老村長在管,思文在一旁學。至於銀子則是交給了另一個比常慶老爺子還年輕一些的常家東管著,常家東參與到村子管理中已經許多年了,住在下常村,下一任村長很可能就是他了。
常思遠坐在房裏寫課業,卻聽見外頭周大娘的聲音:“他萬嬸兒,剛才我在村口瞧見上回坐著馬車來的那個人,今天又來了,這會兒應該要過來了。”
常思遠聽了,猜想應該是那位要收思泉為徒的吳夫人,於是把書合上,準備出去看個究竟。
才走出屋,就看見一個頭戴金簪,身穿暗橘色衣裳的人走進了院子,身後還跟著一個丫環一個趕車的小廝。
“吳夫人,快裏麵坐。”何氏把吳夫人迎了進去,把櫥櫃裏麵的茶葉拿了出來泡了一碗,又讓思思去房裏拿了前些天常飽在縣裏買的糖糕來。
“常夫人不必客氣,有茶喝就行。”吳夫人說道,又對著思泉笑,招手叫她過去。
“吳夫人叫我阿清就是,哪裏當得起您一句夫人。”何氏開口,在村裏生活了這麼多年,還真沒有被叫過夫人的。
“那可不好,顯得無禮了。”吳夫人笑著說,又拉過思泉的手問:“常夫人,不知上次我來說的事,你們考慮得怎麼樣了,思泉這孩子我是真心喜歡,定不會苛責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