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的光輝照亮了這個偏僻的山村,一個破敗的小屋穿出嬰孩的哭啼和成年人失望的歎氣聲:“又是個女孩,怎麼就不能再生個男孩呢?”
床上的婦女也歎了一口氣,她眼裏充滿了漠然,似乎那個被隨意放置再一邊的女孩不是她懷胎十月辛苦生下的一樣:“這是第四個女孩了。”
床旁的男人苦惱的掏了掏亂蓬蓬的頭發:“先藏起來吧,不然被抓到了要罰錢。”
男人轉身抱起女嬰,沒注意到女嬰單薄的眼皮裏透露出來的不一樣的顏色,隻是說道:“這娃兒還生得好,怪不得這次懷的時候吃那麼多。”
男人拿了一條破毯子潦草的包裹在女嬰身上就抱著出門了,女嬰也不哭鬧,不知道是睡著了還是怎麼的。
對於女嬰來說,她是好命的,在這樣平窮的家庭,女嬰極少能活下來,除了大女以外大多數女嬰都會因為缺乏營養而熬不過寒冷的冬天或者炎熱的夏天,然而她倒是活下來了。
在她快一歲的時候她得到一個小鵝卵石,石頭上刻了一個祈字,是個算命先生給的名字,沒收錢,所以祈的父母也就樂意的收下了。說實話祈在兩口子的眼裏很淡,雖說她不哭不鬧也不生病,省心得很,但是她都快一歲了不但路不會走話不會說,連眼睛都睜不開。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體弱,不能擔起很重的農活。
在農村裏,三歲小孩使得嘴,一家子五個孩子,四個大人,九張嘴,父母每天都忙於生計,祈自然是丟給最大的那個姐姐帶,但是那個最大姐姐也不過四歲,特別是祈兩歲以後都沒睜開眼睛,被當作瞎子之後。
祈真的是好運的,如果不是這幾年收成不錯,像祈這樣的瞎子早就被丟了。於是祈就這樣在一個無人矚目的角落慢慢長大,直到祈四歲的那年,山裏的天空又劃過一場流星雨,祈也睜開了眼睛,她的眼睛是極美的也是特別的,純淨的眼白裏是一顆碧藍的眼仁,不同常人,祈沒有瞳孔,點綴在藍色的眼仁裏是星碎的乳白色光點,宛若高空純淨的夜晚,半透明的藍色彌漫著繁星。
“她是個怪物。”這是祈聽見姐姐對她的第一句評價。
然後就是父母不盡的歎息了,大抵是為了她浪費的糧食,然後祈就被帶到公路邊,父母對她說:“無論如何你也是我們生下來的,所以我們才翻了這麼多山把你帶到路旁,跟著路走可以到城裏去,如果有人看得過你,收養了你,就算是活路了。”
父母給了她一小塊餅還有刻了她名字的石板,然後就走了,祈一直都沒反應,也看不出情緒,也沒有辦法看得出情緒,因為她沒有眼瞳。其實祈也沒什麼情緒,祈還不懂得什麼叫被拋棄,也對父母沒什麼感覺,這也難免,畢竟祈隻見過他們一次。
祈的確是好運的,她爬上了一個空貨車,到了城裏,然後下車,沒人發現她,然後她遇到了一個老乞丐,老乞丐收養了她,不是乞丐不嫌棄她的眼睛,是因為乞丐老了,看不清了,也急需一個人幫他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