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5:鬼穀文化院(2 / 2)

幾天時間,各種人朋友們就提供了好些地方,有些是現成房子的,有些是可以建房子的空地。要建房的地方,林浩然就不選了,他得找一個可以馬上注冊的地方。

從一堆地方中林浩然選出了三個地方,一所舊小學,一個舊工廠,一處被罰沒的新建大別墅。別墅地方占的不少,但房子不多,需要續建,不是那麼好,舊工廠房子很大,還有一櫃宿舍樓,但旁邊全是工廠,出入不是那麼方便。最後,林浩然選擇那所建在一個上山包上的舊學校。

學校雖然說是舊的,但房子並不破,近年生源少了,加上這個村子離醫武學校不遠,學生有些分流到醫武學校去了,有些被拚到鄰村的小學,於是這所八十年代重建過的學校便空置了。

一棟教學兼老師宿舍樓,一棟教室,一個大操場,一間廚房雜物倉庫,全部都是適用的房子。讓大家都滿意的是,這裏的地理位置,照劉一卦的說法,這裏的風水很好,是一個眾星拱月局。嗬嗬,這裏原來是小學,當初建小學的時候,一定找人看過的。不用諱言,大家都說風水是迷信,但是所有要動土建設的地方,都找專人看過的,公開的說是調查研究,地理測量,其實,這裏麵就有相地師,風水就是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好,風水就好了。

林浩然沒想到的是,商談購買這座民小崗山小學的時候,村委竟然建議連學校所在的小崗山都買下來,這正太合未來鬼穀文化院大院長林先生的意了。商談很順利,小崗山連同山上的小學校舍的轉讓,第二天便簽了合同幫了公證。從此以後,小崗山便是鬼穀文化院的產業,小崗山小學便成了鬼穀文化院的總部。所以叫總部,因為林大院長的計劃裏,以後全國會有很多分院,也就是幫派的堂口一樣,分布全國各地。

將一個門派叫作文化院,將掌門人叫作院長的,全國有史以來,林浩然獨此一份,是獨一無二的創舉。相應的,左右護法便不能叫護法了,叫第一第二副院長。而四大長老,自然也不能叫長老,分別叫醫術研究組長,武學研究組長,術法研究組長以及相卜研究組長。

名字叫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組織從事的事兒。

地方有了,證照也辦下來了,實質上鬼穀文化院已真實的存在。不過,開院的形式還得要辦一次才算正式的成立。這就跟本國大多數人對結婚的理解一樣,結婚證領了還不算,還得擺酒迎親,拜過天地才算正式夫妻,沒給祖宗叩過頭,沒通知一聲新戚朋友,這夫妻不算。

有時候,風俗還真的令人無法避免,這就是傳統,法理很重要,傳統也不能丟掉。為了體現傳統,林浩然雖然將鬼穀派改成了鬼穀文化院,便是叩頭拜師,師徒關係這一節他不想丟掉。徒弟和工作人員,是文化院最大基數的組成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