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五章、母親去世7(1 / 3)

(關於作家馬關去k省某勞改擰采訪期間,順便去看望了肖子鑫廳長過去一起工作過的前同事、領導和後來的下屬潘鵬程的故事,本來已經順手寫下了許多,但寫著寫著,大話猛地意識到,現在是寫肖子鑫廳長老母親去世的事情,是在他老家鄉下眾多領導、同事和下屬前來參加喪事的現場啊?此時插入有關馬關去看望潘鵬程原工委書記途中遭遇意想不到之豔事,是否與整個此時此刻的大背景悲傷氣氛有些不符啊?

於是,昨晚考慮了一下之後,馬上刪除了這一段.決定後麵合適的時候再寫出來。

然而,今天繼續寫的時候,又覺得此時插入這一段,好像也沒有什麼太突然的地方。畢竟,現在是肖子鑫廳長送走了高書記,和其他市委書記、縣委書記等人一起返回娘娘寨的鄉村土路上的一胸憶與思考。並非是在老母親的去世的現場,而且上麵已經寫到了馬關這個人物,所以繼續寫出來他的那些豔事,也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不適合吧?,全文字手打

嗯,這樣一想,大話就自己安慰自己,那就繼續吧,應該繼續。

不多說。

看最新章節請來“”

繼續講故事)++++++++++++++++++++++話說作家馬關去采訪的那個勞改擰,是始建於五十年代的全省最大的勞改擰,距離省城也有七八百裏,遠在一片過去的荒原之中,有“八百裏瀚海”之稱。過去馬關隻是知道有這麼個地方,卻一直沒有去過,那次去下了火車,一看是一個四等小站,它的背後隻是一個小鎮,很落後的那種鄉鎮。

到了這裏,其實距離他要去的那個勞改擰總部還有很遠的一段路程,還要換乘當地的敘車再向荒原腹地奔赴二百多裏,然後到了勞改擰總場部。那裏早已自成一體,成為了一個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一座小型現代化城市。

高樓大廈林立的總場下麵又分為十個分場,呈現出放射狀向四外擴張,每一個分場都好像是它的十指之一,總場並無關押一個犯人,要想看望他們,前來的人還要分別搭乘不同地區的小毛驢車當地最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民間專門為賺錢而為那些千裏迢迢來自各地的探親男女準備的。

根據各自要去的不同分場,而搭乘不同方向的小行毛驢車,然後才能最終到達目的地。

所以,不去不知道,一去之後,才明白,這他馬的天朝果然不出所料,太大了,太大了

僅僅是k省下麵的一個勞改擰,就有如此之大的麵積和方圓,到哪一個分場也得坐上小驢車跑半天才能顛簸到地方。更何況之前還要乘坐的火車和敘車那些路程呢?

有意思的是,下了大火車,去擰總部的路程是需要乘坐一種很少見的敘車上,很小的火車,鐵軌也隻有一米多寬,鳴笛奶聲奶氣的,一個叫做二十八頓的敘車頭後麵拉著四五節小車廂。在敘車上,馬關認識了一個漂亮的外地女人,大約二十一二歲的模樣。

當時,她領了一個小女孩,好像六七歲,路途遙遠,又無聊,兩個人也不知不覺就對上了話。原先馬關以為她是當地的,通過交談才知道,她也是來看望犯人的。

“啊,原來你也是來看人的啊?”馬關笑口常開。

“嗯。”女人漂亮,真心漂亮,隻是表情拘謹,有點兒不好意思,小女孩在她的身邊吃蘋果,東張西望。

“你去看誰啊?”馬關詢問。

“……”女人沒回應,過了一會兒,才小聲說:“我……老公。”

“你從哪裏來?”

“四平。”

“那你呢?你也是去看犯人的吧?看誰呀?”女人反問,一雙眼睛非常有神采,忽閃忽閃,給作家馬關一種這是一雙“會說話的眼睛”之感受非常強烈。

“呃,”馬關遲疑一下,說,“我是來采訪的,順便也看望一個人,以前在我們家鄉那邊是個市裏的領導。”

“噢……”女人噢了一聲,很吃驚,同樣是來看望犯人,可檔次好像不太一樣,從此以後她不再說話,隻向車窗外看。馬關就也順著她的目光往遠處張望。這的確是一片荒原,即使是經過了幾十年來的建設,如今仍然可以看到經過之處到處是大片大片未開墾的鹽堿地,大片大片的蘆葦……

本來,事情到這裏也就基本結束了,大家出外偶爾在某個地方或特殊環境下相遇了,萍水相逢,隻要出門在外每天幾乎都會遇到的情況。很常見,順便打個招呼,說幾句話,然後便分開,大多數人一輩子再也沒有機會再見到了。可是又有一些人,卻又會因為種種原因,發生另外一些意想不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