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說:印象中,程貴陽人很幹練,軍人作風,比較認真,工作一絲不苟,公明廉潔之外,其奮鬥過程所表露出的另一最強烈的性格特征,則在於他有自己的“定見”,但極少反映出來,無論寫作還是工作,都表現出一種個性,在小縣城是個傑出的人才。- -
後來羅守道書記調到市裏,把他也帶走了,“他為什麼辭職。”有人問,主任搖頭,“這你得問市裏,我們不知道。”隨後主任就吃驚地反問:“是他嗎,羅書記應該是他的恩人,他會殺羅書記。”他一連說了好幾個“不可能。”調查的刑警告訴他說,我們並沒有確定他就是犯罪嫌疑人,隻是例行摸底,誰都有可能是嫌疑人,請不要跟任何人說這些。
另一張照片,正是綽號“趙小鬼兒”的趙吉林,一張瘦削的臉孔,調查材料說:趙吉林,男,漢族,現年39歲,有前科,頭腦靈活,生活富裕,除了妻子,另有一兒一女。
此人性格直爽,但固執己見,喜歡打抱不平,平時在村裏鄉裏願意拔個強眼子,複員後一直在家務農,一年前到萬隆房地產有限公司為董事長任天輝開車,被警方打處後告狀上訪至今。
……
另有一份調查說,程貴陽和趙小鬼兒的個人關係看似一般,實際非常密切,這種特殊關係從戰場上一直延伸到家鄉,出事前,他們幾乎每天都有來往,奇怪的是,除此之外,目前為止仍未發現跟他們關係密切的還有其他人,不過,這樣的背景關係,已經徹底改變了劉海洋心中最初的困惑,他確信,這兩個人就是“市委書記滅門案”的重大犯罪嫌疑人,他要找出另外一個人是誰。
劉海洋久久凝視著這兩張照片。
現在的趙小鬼兒家,有專案組的人蹲守,那五間大瓦房到了晚上沒有一點光亮,盡管如此,專案人員查閱幾起撬盜案件現場勘查的有關材料、調查趙小鬼兒的前科劣跡及平時表現;對其住宅采取監控措施等工作反倒加強了而不是結束了,一方麵防止發生意外,另一方麵注意發現新的情況,偵查員采取技偵手段,包括對其農村住所進行密搜密取。
經過工作,發現了一些線索,在現場密取到幾枚腳印和指紋樣本,可惜,回到市局經反複與22號別墅現場提取到的有關痕跡比對不符,專案組對譚軍力、程貴陽和趙小鬼兒三人製作了重大犯罪嫌疑人員信息、指紋卡、破案信息等相關表卡,供隨時隨地上網比對之用。
由於案涉市委書記,市委辦公室主任已經親自在公安局協助工作多時了,提供情況,負責上傳下達,當劉海洋將他請到自己的辦公室了解情況時,表麵看不出他有什麼變化,卻能夠感覺到他心裏那種暗暗吃驚之後的矛盾與茫然。
他介紹說,程貴陽在市委雖然不愛說話,但人緣很好,文筆更好,為人處事通達情理,明快幹練,在市委工作已經多年,一直跟著羅書記,極得羅守道賞識,無論出國考察,招商引資,還是下鄉進廠,參加重要活動都帶著他。
當年羅守道從縣委調任市委副書記時,希望他繼續在身邊工作,他始終擔任羅守道秘書,同時,主任說程貴陽曾多次婉轉表示過打算離開政界,從事自由寫作,但也隻是說說而已,直到半年前他真的提出辭職,其後程貴陽為什麼辭職,不得而知,因為羅書記答應了,他也不好強留,隻能簽字放行。
程貴陽說他願意當個職業小說家,自由自在,還開玩笑說“用政府的話說就是無業遊民”,已經出了幾本書,這期間,程貴陽與妻子離了婚,孩子歸妻子撫養,程貴陽掏撫養費,他前妻是市電視台立體聲節目播音員,離婚之後,聽說程貴陽前妻也辭去電視台工作,去了廣州,後來的情況就不十分清楚了,據說是在經商,兩人手頭都不缺錢……
“除了市委家屬區的住宅,他是否另有住處!”
“這個……不清楚!”
“這幾天他來過市委嗎!”
“沒有!”
“為什麼!”
“他離開市委後,一直沒回去過,但偶爾到羅書記家去,幹這幹那,羅書記對他也跟過去一樣,有話該說就說,有好吃的也不落下他,我就碰到過許多次,每次出書或發表小說,他都會給書記送去,書記也對他的才華一直讚不絕口,書記遇害,他第二天見到我說感到難過……”
“你現在能聯係上嗎!”
“試試吧!”
專案組內,目前除極少數領導知道程貴陽涉案嫌疑很大外,連他都蒙在鼓裏,但是,電話打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