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八章、滅門別墅(2 / 3)

劉後真正熟悉的是他的大兒子羅本強和女兒羅本娟。

這兩個人都在市公安局工作,一個是他的頂頭上司,一個是南關分局治劉大隊教導員(後任市局治安支隊副支隊長,遇害時剛剛當上中級法院副院長不久),因為業務不同,平時跟羅本娟來往不多,但幾乎每天都跟羅本強有接觸,研究案情或彙報工作。

盡管在一起工作多年,但感情僅限於上下級之間,這次突發的滅門血案,他一下子就想到了不久前那起哄動全市甚至驚動過省裏和中央的事件。

……

勘查現場時,他就在想這件事。

首先,濱江市最重要的領導家裏突發這樣的滅門慘案,且發生在保安係統十分健全的地點令人困惑和不敢相信,顯然這是相當危險的,非常人能為;其次,什麼人竟敢如此膽大妄為,又是出於何種目的呢。

直覺告訴他,熟人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再次,羅守道二兒子閻守東是濱江萬隆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半年間,從普通股東一躍成為大鼎社會最大的“老板”,背後曾經發生了許多恩恩怨怨。

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他認為政治謀殺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微乎甚微,他還是傾向於因利益糾紛或其他原因引發的重大刑事案件。

初步掌握的情況是,羅書記的女兒羅本娟與其父一起遇害,大兒子羅本強在省廳參加業務學習,二兒子閻守東遠在美國旅遊,案發前羅守道邀了幾個朋友在別墅打麻將。

午飯前,朋友散去,女兒羅本娟留下沒走,別墅裏基本隻剩下羅守道和家人。

嚴格地說,這種情況不能不視為悲劇,甚至不能不視為極大的社會悲劇。

過去的十幾年,濱江警方堅持不懈的努力,化解了群眾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和治安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將是更大的悲劇。

同各種犯罪分子的較量,關係到整個濱江市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的大事。

這裏的人們一直過著比較安寧的生活,在嚴打的威懾態勢下,人們傳統的治安觀念畢竟占據著首要位置,整個社會已經學會並適應在110範圍內生存,學會在新條件下不斷出現的各種形式犯罪中保護自己,並且開始重新創造出令人接受的精神風尚、物質文明、寬容謙讓的道德環境。

誰也沒有想到,十幾年嚴打後突然間會發生這麼嚴重的後果。

“你是怎麼管理的!”

當然,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話題,也是令管委會主任心驚肉跳的問題,不過管委會主任想說明一點:山莊不是建立在一片真空中。

無論如何不能把今天發生的一切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相比,山莊和社會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一個外人都不準進,小偷小摸都沒有,現在保安措施雖說比過去強化了十倍不止,可隻不過是在複雜的環境下尋找更為合適、更為嚴密、更為現代的安全操作,這種努力從來也沒有停止,山莊實際上也一直被公認非常安全。

因此,安靜下來之後,對警察的不客氣質問,管委會主任不大願意接受問話中那種刺耳的審訊式的腔調,但因為死者身份特殊,又死了這麼多人,他不敢過於強調自己沒責任,對這樣的悲劇性-事件他比警察更感到困惑。

劉後和張鐵山對眼前這個胖子的回答很不滿意,從十九歲起,這個胖子就“接班”來這裏工作了,熬藥一樣熬到了主任這把交椅上,管理整個山莊,實際上這個處長就是管理著許多領導生活中的安全,出事了,不急著協助調查,回答問題,而是急於表明責任不在自己身上。

理論上說,我們生活著,而不是準備生活,生活就會有危險,有沒有責任不是自己說了算數的,需要調查。

外圍調查的人很快傳回信息,所有今天上午到過市委書記22號別墅的人聽到書記家出事都感到異仇驚,他們誰也沒有料到警察這麼快就找到自己家裏,通報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噩耗,同時否認自己有作案時間和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