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七章、風暴中心(3 / 3)

如果時在冬季,或許會順利得多。首先,寒冷的野外光禿禿一片,一眼就能看出去多遠,何況警方還有許多現代化的技偵設備可以將這一有利條件無限擴大,任何微小的信息或逃匿蹤跡都會及時得到發現和追蹤。

其次是,大雪無垠,寒冷會逼迫石二哥盡早暴露,要想在野外生存下去幾無可能,便於發現和控製。還有,這一帶認識石二哥的人不少,無論他在哪裏露頭,警方相信都會在第一時間得到線索。

然而,眼下是秋季。

一個萬物最後充隆繽紛的季節。對於農家,如果不是突然間出現了一個殺人不眨眼的石二哥,正是對一年收獲充滿希冀與期待的時刻。也正是這萬物最後充隆繽紛的季節,客觀上形成了對石二哥極為重要和有利的一麵,反之亦然,它給警方隨後采取的大規模行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困境。

一天之後,到案發第二天的9月25日、26日,大營、八寶、石源鋪、巴豆等地參與搜山抓捕的警察、武警、預備役和群眾已經迅速增至20000多人。

但是,一無所獲。

一條極為普通然而一夜之間似乎變得極富經驗、有條不紊的蟲,跟絕大多數忙碌尋找他的人一樣,都不知道下一步將要發生什麼,更不會知道決策者將對空前大圍捕的曆史進程產生什麼影響。

省公安廳召集各級指揮員在村委會的一個大院子裏開會,彙報工作,領受第二天新的任務,安排各地夥食。夜色漸深,除擔任警戒和巡邏的同誌外,其餘人員都裹著棉大衣休息了。盡管白天的搜索非常緊張和殘酷,但是由於這是一場從未有過的大規模行動,心頭仍然難以平靜。

領導一多,各個層級的都有,加上地方相對狹小,到了這一步,研究工作和案情時,除了肖子鑫、市委高書記和其他主要領導,配合與來自省廳、武警總隊的領導和本市公安局的領導之外,連當地縣委書記、**主任、縣公安局領導都靠不上前了,嗬嗬,危險及重大程度可見一斑。

縣公安局長心裏有氣,又不能表現出來,隻能在一邊聽命,隨時隨地等候調遣,不過心裏是不舒服的。我靠,當地發生的大案要案,特大案件,當地的縣公安局長之類卻靠不上前,雖然上邊來的領導包括一些警察頭目業務素質高,可當地情況和地理位置等等,他們熟悉嗎?沒有當地領導的參與,他們的指揮究竟靠不靠譜?

這個問題,肖子鑫很快便意識到了,盡管他本身就是一個行家裏手,但也不能忽略了當地兩個縣的公安局長和刑警大隊長們,沒有他們,要抓人,不行!

所以,他馬上讓秘書出來叫他們幾個臉色不大好看的人進去聽會,適當時候也可以講講自己的看法與分析……

嗬嗬,這個時候,他們警察比縣委書記、縣長都牛逼,都要更受上麵重視!

警察們忙亂了一個清晨,加一個下午,肚子也餓了。有村民把自家熱乎乎的飯送到大家麵前,剛歇腳的刑警們說啥也不吃,“不餓不餓!你們吃吧!”不是不餓,心裏上火,這時候,哪個警察吃得下啊!歇息一會兒,還得上山,早點抓住石二哥,再說!

對於這一震動全國各地的事件,報紙雜誌、大小刊物、網絡係統都在關注。事後,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抓捕石二哥出動民警、武警2000多人,另有預備役及群眾1萬多人,而且用了近一周時間。試想抓捕一個持刀殺人的石二哥尚且如此,如果抓捕持槍的石二哥會怎樣?如果抓捕持槍的石二哥團夥又會怎樣?

應該說,這一質疑頗為尖銳,所說也是事實。

然而,事實遠非質疑那樣簡單。殺人屠夫的孤魂幽靈,遠非真正戰場上的實力較量,心情可以理解,不過有失公允。隻有身處抓捕一線,親曆這場行動,也許質疑者才有可能深切地體會出當時的情況為什麼會是這樣。否則就有“隔靴之事不好辦”之感。

報案不及時嗎?不。那麼,警方行動遲緩?也不是。還是指揮不利?抓捕方案不夠準確,群眾發動得不夠全麵?都不是。

是什麼?隨著采訪的不斷深入,筆者後麵會試圖解釋這一切。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大自然的魔力。換句話說,當年解放軍進駐東北大剿匪時的場麵,也不過如此。為什麼要抓獲一個人卻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