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立下大功(下)(1 / 3)

?俗話說,人走時氣馬走驃。《》

運氣來了,想擋都擋不住,當官如此,破案也同樣如此!

懸圃縣公安局能協助上級公安機關一舉破獲了幾個月來讓所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公安機關頭疼不已的“市領導滅門案”,無疑是為全市再立了一大功!

聽說市領導滅門案的犯罪嫌疑人在懸圃縣抓到了,《長角晚報》女記者王喜鵲趕緊給肖子鑫打電話,要求來采訪。

“不行,嗬嗬,至少現在不行。”肖子鑫平靜地說,看看老朋友孫偉副局長。

孫偉一聽就知道是誰了,也趕緊打手勢,示意無論如何不能這個時候讓記者參與進來,那樣對後續辦案恐怕不利,更擔心節外生枝……

“怎麼不行啦?為什麼啊!求求你了,肖大局長,好不好嘛??”王喜鵲好不可憐地詢問。

“正審呢,過幾天吧,現在案子還沒有最後確認就是他幹的,嫌疑人雖然交代了,但是還得調查清楚才能對外發布……”肖子鑫說。

“那……那你透漏一下犯罪嫌疑人的姓名總可以吧?”王喜鵲又追問。

“對不起,嗬嗬,那也不行。別急嘛,”肖子鑫笑逐顏開地回應說:“俗話說好飯不怕晚,等到可以的時候,我第一個開放的人就是你,好不好?”

“哦!真的啊?”女記者王喜鵲驚喜交集,“那好吧,謝謝謝謝!”

對於女記者一再要求采訪“市領導滅門案”主嫌王德軍一事,無論是懸圃縣還是長角市公安局的態度都有些曖昧。事實是,她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走進了看守所。沒有警方高層同意,沒有肖子鑫局長簽字,沒有一係列嚴格的手續,這一切是無法辦到的。

說之曖昧,主要是法律有明確規定,像王德軍、吳榮貴、向左誌等這樣尚處於未偵查終結,未經檢察院提起刑事訴訟、法院未判決的犯罪嫌疑人,是不允許外界接觸的。特別是這樣一樁轟動整個城市甚至全國的特大罪案的重大犯罪嫌疑人。

但也正是由於這種情況,在專案組主要辦案人員肖子鑫的極力支持和說服下,市裏有關各方終於同意了女記者王喜鵲這一請求。

這位很少親自與記者打交道的肖子鑫,作為此案主辦人,最終成為推動采訪成功的最重要有力的關鍵人物。

由於上述原因,主犯王德軍在交代了犯罪事實之後,他的兩個同夥也立即被肖子鑫拿下,收入網中。三名犯罪嫌疑人已經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他們的幾個家人或親屬作為此案的重要知情人、證人亦同樣供認不諱,考慮到其特殊性和巨大惡劣的社會影響,王德軍又有會見記者的**,《長角晚報》女記者王喜鵲無疑是協助警方弄清三名凶嫌最不願意在審訊中涉及的作案動機等尚不明確問題的最佳人選。

手續是極其嚴格的。

出了問題,誰也負不起責任。

縣檢察院駐看守所檢察室也予以放行。

女記者王喜鵲最後一次采訪已是深秋時節。看守所門前花園一樣的各種花草幾場寒露下來已經變得無精打采,失去了鮮豔的色彩近乎枯萎。幾輛警車停在那裏,肖子鑫特意安排讓安心、楊統大隊長陪同她走進大門。這些辦案的靈魂人物也想知道,在審訊中被王德軍一帶而過的一些犯罪細節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王德軍的精神看上去比上次好了許多,似乎已經完全放下了包袱。

等待著最後審判。

“說說吧,”坐下後,王喜鵲放好采訪需要的一些小物件後,注意地看著麵前的人,和藹地說,“也許這是我最後一次采訪你,希望你放開來談,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你覺得怎麼樣?”

“可以。”王德軍冷淡地說,沒有任何表情。

“最近休息怎樣?吃得下麼?”王喜鵲有些尷尬地找話,她似乎希望王德軍不要這樣,這樣是談不出什麼來的,更不可能說出那些依然藏匿在他心中的秘密——犯罪動機,最後時刻某市領導的別墅內到底發生了怎樣的事情,以及整個過程中的情節和細節。她希望打開這個局麵。

王德軍平淡地看了眼對麵的安心和楊統他們,然後忽然對女記者王喜鵲一笑:“我知道你還要來的,我也知道不問完你想要知道的一切,你不會輕易放下。好吧,既然如此,我接著談。不過,你可能隻記得我現在的身份而已經忘記了我還是一個不錯的戰友,你可能沒有想到,我當年參加越戰,我要是會寫小說,我的一生肯定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大書。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