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文墨手捧著一本古書在房間裏緩緩走來走去,嘴裏一直念叨著這四個字,一會兒望望古書一會又抬起頭自言自語,若有所思,在房間裏來來回回這樣。
“墨哥哥,你把自己關在書房裏一天了,在嘀嘀咕咕什麼呢?”淩月蹦蹦跳跳地跑進書房,一把從背後抱住文墨,然後又雙手掐在文墨肩上,歪著腦袋,用力往上一蹦,想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好玩的稀奇玩意兒。
“小淩月,你別鬧。”文墨被淩月這一蹦差點摔到地上,站穩後,笑嘻嘻地轉過身來,把手裏的古書遞給淩月:“淩月,快看,這是一本古書,甚是古怪。”
淩月嘿嘿鬼笑了一下,然後接過書隨意翻翻,嘟著嘴,用手撓著後腦勺,不解地說:“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呀,一本古書而已,墨哥哥家中這樣的古書可不少。”
“書看起來是很平常,但是書裏的東西卻一點都不平常呢。”文墨用書輕輕地砸了一下淩月的腦袋,嘴角微微上揚,難掩心中激動,非常自豪地說。
淩月被文墨一說,立馬好奇起來,一雙天真無邪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是不是記載了什麼有趣的事啊?看墨哥哥的神情,肯定不是一般的奇聞趣事,快快說說。”
“哈哈,是,你知道嗎?書中記載了秦漢時期一個家族隱居的故事。”
“哦?”淩月被勾起了好奇心,雙手撐著腦袋,眼睛瞪著溜圓,仔細聽文墨一一道來。
原來,《桃花源記》中記載:秦漢時期,有一司馬大臣,曾在朝為官,官居一品,家境顯赫,然而,其卻剛正不阿,直言不諱,不願同流合汙,因此,屢遭小人暗算。朝廷亦內憂外患,連年戰亂,紛爭不斷,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司馬大臣對當下時局早已心灰意冷,終日以詩書為伴,以儒友是交,不願插足政事,久而久之,便生閑雲野鶴之意,某天,他率領他整個司馬家族忽然消失,書中記載司馬家族是挑了一處閑靜優雅之處隱居,因怕朝廷追殺,所以極其隱蔽,鮮有人問津,自秦漢以來,再無人知曉,據說,司馬大臣所挑之處就名“桃花源”。
“哦,還記得墨哥哥教我識字之時,我曾讀古文,古人裏都很喜歡隱居,這並不奇怪呀。” 淩月感覺有些無趣。
“淩月有所不知,此書是一個叫‘陶驥’之人所寫,陶驥是東晉時期一個讀書人,書中記載他偶然誤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中有過幾日小住,那裏的人非常熱情,環境極其優美,雖從不與外界往來,卻經濟發達,百姓安居樂業,書中記載,桃花源中人,與外界之人有異,雖外貌相似,然而脾氣秉性卻完全不同,桃花源中人各個身懷絕技,頗有修仙之風,是一個理想之國。”文墨喝了口水接著說,
“陶驥從桃花源回來之後,就寫了此書,對外卻宣稱桃花源太詭異,不像是真的,後來也再也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然而其卻一直珍藏去桃花源的路線圖,正是此書,他從未示人,可能年代久遠,此書輾輾轉轉,風雨千年,也許是緣分,它就落在了我文墨手裏,內還有地圖呢,哈哈哈哈。”文墨對淩月說道,兩眼放光,非常激動。
淩月聽得津津有味,眼睛都不眨一下,突然他拍了一下後腦勺,似乎靈機一動:“誒,墨哥哥,你說如果真有理想之國的話,那我們何不去找尋它?”
“說的倒是,隻是,從此書上看,其地圖甚是詭異,好像非是極北苦寒之地一般,路線非常曲折,按理說,東晉時期陶驥隻是一介書生,按照他所說,他是偶遇桃花源,那麼,就跟地圖有相違背了。”文墨邊思索邊跟淩月如是說,眼神中充滿疑問。
“或許,陶驥曾經是為了尋覓別的路線,才導致誤入桃花源也不一定。”淩月見文墨若有所思,也就順著文墨的思路思考。
“這倒也有可能,或許這個陶驥並不簡單,或許他當初是為了別的目的,比如藏寶之類的,這樣也有可能誤入桃花源。”文墨邊說邊點頭,感覺這裏麵大有來頭,值得深究。
“這樣吧,我先破解試試看,看這地圖到底有何詭異之處。”文墨說完,用手敲了敲淩月的肩膀,這是他們兄弟之間感情深厚特有的親密舉動。
“嗯,墨哥哥要是破解出來,咱們就去找尋桃花源。”淩月拍手叫好,想著又有好玩的了,開心極了。
“嗯。”文墨應了一聲,便不再說話,繼續低頭看古書。
“隻是,墨哥哥,這書你是如何得來的?”淩月頗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