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滴水可穿石(1 / 3)

昆侖仙境,莽莽十萬大山,鍾天地靈氣,遂吸來八方賢能,宗門林立。

除去昆侖主峰上的昆侖劍宗外,大小宗門尚有千餘,其中多為修劍之人,以昆侖劍宗為尊。

在莽莽重山之中,雲霧之間,有一座巨大的劍山直入雲霄。

此山名曰萬劍峰,乃是昆侖西北第一宗門所在。此宗名喚試劍門,時代久遠,門下弟子卻是不多,以鑄劍秘法聞名周邊。

據傳,這萬劍峰便是由曆代鑄劍師所鑄的古劍堆砌而成,山石間插有有十萬八千柄古劍,每一種便代表一種神通傳承,或強或弱,領悟什麼全憑各自機緣。

萬劍峰四周中年雲霧不散,其山腹中空,底下乃是一片沸騰不止的熔岩池。

此池名叫補天劍池,直通地下熔岩,溫度極高,初成境以下的弟子一旦靠近,便覺呼吸不暢,真元流逝加倍,稍不注意就會被耗盡真元,大病一場。

久而久之,補天劍池倒成了試劍門弟子眼中的險惡之地,沒有一定修為的話,輕易不願涉足。

萬劍峰側,一眾身著赤色道袍的試劍門弟子正聚一起閑聊。角落裏,一個黑瘦少年盤膝而坐,凝神閉目,專注的姿態和其他人的懶散形成鮮明的對比,顯得格格不入。

忽然,遠處雲霧中炸開一朵絢麗的火花。一眾弟子同時皺眉,那火光似乎帶來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這時候,人群中一個稍顯年長的修士站了起來,大步走到角落中。也不見他有和招呼,直接將手上一塊黑鐵令簡丟了過去。

正在打坐的黑手少年猛然驚醒,急忙退出了運功狀態,險些被對方弄得岔氣。

“陳師兄······”

“沒看到劍池那邊的信號嗎?還敢在這裏偷懶!”

陳師兄一臉怒容,絲毫沒有打斷別人的歉意,反而還氣勢洶洶!

“是,我這就去······”

黑瘦少年顯然對此早就習以為常。他賠笑著站起來,接過陳師兄手上的令牌,快步走向不遠處的材料房。

不一會兒,少年背上多出了一個巨大的背簍,裏麵裝滿了黝黑的礦石。

“哼,一個連氣海都開辟不了的廢物,還整天在老子麵前裝勤奮,看著就煩!”

在陳師兄的冷哼聲中,少年背著礦石,步履維艱地行走在山道上,此去補天劍池,尚有九千餘階石階。

那背簍中的礦石顯然不是凡品,極為沉重,少年纖弱的身子有些晃晃悠悠,就像被狂風掠過的雜草,隨時有折斷腰杆的跡象。

然而,就如往常一樣,少年艱難地行走在山道上,卻始終不曾倒下。一絲絲微薄的天地元氣緩緩進入身體,很快又消散在四肢百骸中,這樣的過程一刻不停地重複。

少年名叫辰玄,原是昆侖山下的孤兒,後來被遊方的試劍門掌教奕劍真人遇到,憐他孤苦,遂帶回了山門。

然而此子自幼魯鈍,天資更是奇差,光是誦讀入門的《太清感應篇》就足足花了半年。旁人隻需一個月就能明悟的入門心經,他足足研讀半年之久;普通人半年就能衍生氣感,他埋頭枯坐了兩年才能入門······

奕劍真人大為失望,但又不忍將其趕下山去,於是破例收入門中,權當養了個鑄劍雜役,從此不再過問。

辰玄的確算不上聰慧,又不喜多言,人更顯得木訥,再加之修煉資質很差,以至於在門中也備受欺淩。

可是讓人不解的是,辰玄似乎完全不在乎自己被所有人看輕,對修行有著一股近乎瘋魔的執著。他可以花半年時光去研讀入門心經,也可以夜以繼日地枯坐在山崖外感悟天地元氣,旁人能夠做到的事,他甘願花費數十倍的精力和時間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