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聽完事情的經過,呆在了那裏,雖然曆史已經有了改變,可是現在好像又回到了遠了的軌道。董卓進京,立劉協為皇帝,雖然這次少帝失蹤了,袁紹仍然當了渤海太守,要是按照自己所熟知的曆史,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就要來臨了。
到時候自己應不應該參加呢?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雖然將董卓逼出了洛陽,可是大家到最後誰也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反而弄得矛盾重重,乃至後來引起了諸侯大戰,天下大亂,百姓流離,生靈塗炭。
不過現在應該還不是自己考慮要不要參加討董軍的時候,現在主要的事情是,給張讓辦喪事。
自從張讓死後,張讓的幹兒、幹孫們要麼是受到了牽連,要麼就是找地方躲起來,更有者幹脆跟張讓斷絕了關係,更別說給張讓辦喪事了。況且給張讓辦喪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張讓是十常侍之首,宦官名聲本來就不怎麼樣,要是現在給張讓辦喪事,豈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恐怕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罵自己,也說不定直接有人來討伐自己。
但是,張德毅然決然的給張讓操辦起了喪事。陳宮曾經勸過張德,不要給張讓辦喪事,現在最主要的是擺脫閹黨這個尷尬的身份,可是卻被張德頂了回去,張德當時說:“我雖然隻是張讓的義,可是義父待我勝過親,要是連喪事都不給義父操辦,那我張德與禽獸何異?”
有句話叫百善孝為先,在古代,特別是在士大夫掌權的時期,人才都是靠舉薦得來的,而且當時舉薦人才並不止看你的才能和學問,還要看家世,更重要的是看德行,而其最重要的就是孝道。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自從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孝道便成為國國的封建社會衡量人的一個標準。所以張德為人女,當為父母盡孝,陳宮就是有一萬個借口,也不好阻止。
藝書院。
孔融和管寧又在一起下棋,這時後黃敘過帶,道:“學生黃敘見過兩位老師!”
孔融一看是黃敘,點了點頭。示意黃敘旁邊等著,黃敘也不敢造次,便站在了旁邊。
自從黃敘被接到北海以來,便拜到孔融門下,本來孔融不想收,可是孔門生向來是有教無類,所以孔融還是手下了黃敘。黃敘論天資不能算是極佳,但算也是上,加上臥床多年,沒有接觸俗世,因此當時的黃敘就好像一塊沒有雕琢的美玉。所以孔融教導起來事半功倍,而且黃敘遺傳的黃忠的優良基因,每次藝考核,射箭都是第一,連教射箭的老師都自愧不如,所以孔融還是很喜歡這個學生的。
過了許久,孔融和管亥的棋終於下完了,孔融喝了口茶,問黃敘:“黃敘,你今天來有什麼事情麼?”
黃敘說道:“老師,今日學生前來,是想請假三日!”國自古講究尊師重道,所以黃敘想請假,從道理上,是要請孔融批準的。
孔融問道:“哦,是因為何事要請假啊?”
黃敘答道:“太守大人的義父張讓去世了,如今正在辦喪事,三日後出殯入土,所以學生要去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