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剛在指導幾人練習的同時,中國政府對台灣當局發出了最後的通牒。
兩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台灣當局對中國政府發出的最後通牒依舊沒有回音,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鑒於台灣當局對中國的通牒一再無視,已經深深的傷害了中國兩岸三地以及所有海內外的所有中國人民,統一作為一個曆史性的話題,已經拖延了一年又一年,現在已經不能再等待下去了,中國政府有責任、有信心、有決心以武力收複台灣,中國承諾攻擊目標隻是軍事單位,中國台灣人民隻要不要出現在台灣的軍事地點就不會受到任何來自中國軍方的傷害,當然如果有人進入了這些地點就代表著你站在了和中國人民對立的方麵,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中國再次提出嚴正聲明,如果有外國勢力介入中國內政,中國政府將對所有的參與勢力發動反擊,不排除直接攻擊對方軍事目標的方式,當然中國再次聲明肯定不首先動用核武器,不過如果對方使用了核武器,發動國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中國軍方發布的麵對國內外1000多家媒體和記者的新聞發布會發出的最後通牒,宣告了自建國以來中國武力收複台灣的第一號角。
在信息時代的傳播速度是驚歎的,一分鍾內,在互聯網上的網民都知道了“中國北京政府已經發動了武力統一台灣的行動”,美國軍方也做出了很強烈的回應,美國利用手中的媒體力量發布了許多的反麵言論,企圖利用媒體幹擾民眾的視聽,以支持本國的軍事行動。
“鮑威爾,現在第七艦隊部署的怎麼樣了?”麥克通過視頻看著自己的愛將。
“長官,‘小鷹’號航空母艦編隊和‘獨立’號航空母艦編隊已經在台灣西部和西南部地區部署完畢,隻要北京開始攻擊台灣我們就可以按照1950年和台灣簽訂的協議,武力協助台灣對抗中國。”鮑威爾對這鏡頭說道。
自從1950年6月27日,美國派第七艦隊駛向台灣海峽、幹涉中國內政受挫以來,其野心不死,曾屢次出兵。
1950年7月31日,麥克阿瑟率16名高級官員組成的代表團抵達台灣,次日與蔣介石簽訂了《防衛協定》,決定美蔣雙方海陸空軍,歸麥氏統一指揮,以“共同防守”台灣。8月4日,美國空軍13航空隊司令到達台灣,在台灣成立了“台灣前進指揮所”,海軍第七艦隊則成立了“海軍聯絡部”。為統一指揮台灣的海軍部隊,美國政府還派遣了一個名叫“美國遠東軍駐台考察團”到台灣。
1954年8月3日,杜勒斯宣布美國要用海空軍“保護台灣和澎湖列島”;1954年8月24日,他又宣布“國民黨控製的附近島嶼是同台灣防務有關的”。艾森豪威爾也在此間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稱“對於台灣的任何侵犯將不得不越過第七艦隊這道關”。
艾森豪威爾,一如其他的美國總統,都在致力於鞏固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自上台後,修建了本國的沿海高速公路,為本國的防禦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美國人心中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
當然這隻是在外人的觀點,在中國方麵,幾乎除了尼克鬆外的總統都對中國的政局有著強烈的敵視態度,當然這也是正常的,畢竟在援朝的時候,中國軍隊直接的對美國的外部侵略造成阻礙,這已經是很久前的事情了,現在他們又來了,帶著比中國先進的多的裝備。
“好,很好,那我們就等吧,還有,日本方麵的情況怎麼樣了?”麥克說的話有點奇怪。
“嗬嗬,長官果然料事如神,日本方麵擔心在中國方麵在收複了台灣後,會對自己的經濟產生影響,以前他們還不覺得怎麼樣,現在他們非常需要有一個對國內民眾表明立場的地方,我想台海地區會是一個選擇的。”鮑威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