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生意中,有人評價出了十大暴利的零售物品:
1:化妝品理由:SK-II著名的神仙水在中國零售價格為560元,而其製造成本僅為人民幣6.5元。
2:日用品理由:牙膏中最貴的發泡劑成本僅為600元/噸左右甚至更低,而這600元的發泡劑足足能夠裝滿6000隻最大號的180克牙膏,一盒180克裝市場零售價為13元左右。
3:飲料理由:市場零售價2塊錢的果汁飲料連包裝成本+設備成本隻有7分錢,而易拉罐飲料則更低,僅有5分錢。
4:白酒理由:以五糧液酒廠為例,每噸糧食能夠生產100市斤左右白酒,其中10市斤最品質好的是五糧液,現代工業的催化劑創造了某些白酒所謂的N年陳釀。
5:藥品理由:在一般人的眼睛裏,藥品的利潤應該是最高的。但事實卻不是如此。比較以上行業,藥品的設備、廠房及研發成本都要高出許多,所以隻能排在第5。
6:保健品理由異軍突起的腦白金,雖說是購買美國的淘汰配方,但其不到200的售價比起其每單位十多元的成本(包括包裝成本、配料成本、廣告成本)來說,比例顯然低了很多。
7:通訊理由:比如移動,GSM基站每台的造價約為人民幣20萬,但其確可以負擔最多15萬門的信號流量,以每人40元月租算,就算這15萬人不打電話,一個月的月租就能買30個基站,其他的幾乎不計。
8:軟件理由:每張光盤的製造成本是9分錢,高檔軟件的包裝成本不過5元錢,但軟件的大頭往往在於研發。WINDOWS98賣了近8年,賺的錢已經足夠再研發40個WIN98了,但是這是外國。
9:小家電理由:誰用飛利浦刮胡刀的請舉手:您好幾百的高科技產品其實也就值20塊錢。
10:汽車理由:本田飛度那種破車大家都覺得很便宜,其實那車在中國的售價足足比國際參考價高了1000美金,其實那群洋生產商正躲在被窩裏偷著數錢呢。
麵對著飛快流失的大洋,孫剛不得以用到了自己本來不想用的招數,孫剛花費了將近1個月的時間寫了一個可以媲美人工智能的程序,這是孫剛收集了巴菲特,索羅斯,李嘉誠,孫正義,田中道信,王嘉廉,史蒂夫·凱斯,約翰·錢伯斯,卡莉·菲奧裏納,羅伯特·戈伊蘇埃塔,比爾·蓋茨,邁克爾·德爾,傑克·韋爾奇等等所有懂得賺錢的天才們的所有事跡,無論成敗,本來孫剛想不要加入那些失敗的資料的,但是為了能讓程序適應市場的變化,孫剛毅然加入了很多的成功人士失敗的信息,還附帶了一個條件,在沒有得到主程序的允許下,不能把錢捐出。這是一個簡單的設定,但是確實非常必須的,不然哪天她就把自己賺的錢像巴菲特那樣給了一個基金會,那不完了而孫剛也隻是轉了10億美元的錢到這個專門拿來賺錢的瑞士帳號上。
在孫剛布置下,在自己的房間裏多加了一台配置超強的PC機,給程序添加了國際和國內比較出名的金融市場,鏈接了所有的資料。再給這個後來被譽為“賺錢機器”的PC機設定了N個“防護層”後,“賺錢機器”開始誕生,孫剛又鎖上了保險櫃。當然裏麵最重要的密碼還在孫剛的腦袋裏。
時間飛快的流失,轉眼間就到了農曆4月4日了,孫剛終於回到了快離開了一年的家裏,傳統的清明節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