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三國這段曆史,尤其是從光和六年(公元184年)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這一段曆史,隻可惜《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作者羅貫中把更多筆墨放在了這以後的年代,而《三國誌》則更多的成了人物傳記。
我之所以更喜歡這短短是多年間的曆史,是因為這是一段曆史上極為混亂極為黑暗的時期,強盛的東漢王朝經過這短短十見年時間就變成一個傀儡,而人口也由最高峰的五千多萬銳減至三國後期的不足一千萬,由此可見其動蕩程度。在這段時期裏,所謂亂世出英雄,英雄造時勢,在這段時期裏,群雄雲集,英才輩出,各自在北起大漠南至交趾東起遼東西到雍涼的大地上拚搏奮爭。
也許我的看法與許多喜歡三國曆史的朋友有些不一樣,那就是我認為無論是曹操、劉備、孫權,還是袁紹、呂布、劉表,亦或是袁術、公孫瓉、董卓,都應該算是英雄,至少應該算是一代風liu人物,因為他們畢竟在這充滿*的時代裏譜寫下了或長或短的一段屬於自己的詩篇。我喜歡那個時代,因為那時強者相互碰撞綻放出絢麗多姿的火花的時代,曆史因他們而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