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苑陵略作休整,季流也迅速派出偵騎搜集滎陽群寇的情報,很快便有了回報。
原來滎陽群寇在攻下了中牟後起領導集團也發生了分裂,一派主張東進陳留,可以獲得充足的後勤保障,得以解決已經開始出現的後勤危機,而另一派則認為陳留境內官軍強大,又有陳留、開封等堅城易守難攻,東進無疑於自尋死路,堅決反對東進,他們認為南下可以潛入穎川郡內,穎川全郡前幾年是黃巾起事的主要地區,老百姓本來對官府極為反感。在黃巾起事失敗後,官府又趁機大肆濫殺無辜,更是激起了當地百姓的強烈不滿,各種小規模的暴動仍時有發生,如果能進入該地區,必能獲得大力支持,勢力可以進一步加強到那時,向西可以進入富饒的南陽盆地發展,向東也可以擴展到較為富裕的陳郡(國),向南還可以拉動汝南的反叛勢力,選擇餘地大了許多,但卻被另一派以糧草征集困難後勤得不到保障為由堅決反對,兩派相持不下。
直到何苗的大軍東出偃師,一路東進到達成皋,逼近他們的老巢滎陽,這時候這些賊人才如夢初醒,連忙集結起來,在管城與何苗率領的大軍進行了第一次會戰。中平四年春三月十三,車騎將軍兼河南尹何苗率部在管城以北迎擊滎陽群寇,由於賊寇意見紛紜,軍心隨之渙散,何苗帳下中軍校尉張超率領騎兵一舉突破賊軍主營,賊軍大敗,一路狂奔百餘裏方才紮住陣腳。何苗乘勢率大軍隨後掩殺,再破賊軍於管城之南,賊軍軍心大散,一路向南朝季流駐紮的苑陵而來。
埋頭在案上仔細的察看著地圖,根據情報敵軍的前鋒已經距離自己駐紮的營地不足百裏,看現在的形勢敵人已經是軍心渙散潰不成軍了,季流臉上掠過一絲笑容,看來這一仗自己是勢在必得了,不過狗急跳牆,真要想一舉全殲,也得防止賊軍拚命,敵人依然有超過萬人,雖然散亂不堪,但要一網打盡還真得考慮周全一些才行。
“大人,我們已經選好地點了。”陳樂和楊善興衝衝的走了進來道。
為了一舉全殲賊軍,季流早早就安排陳樂和楊善察看地形,選擇一處最佳位置,有利於以最小的損失拿下敵軍,經過兩天的勘察,二人終於在苑陵縣境內一處的賊軍必經之地找到了一處位置,那裏是一處地勢總體平坦的帶狀平原,但兩邊約兩裏地開外卻有密林,適合騎兵的隱藏,在最南端略略窄一些,是一個阻截的好地方,唯一不足的就是口子太大了一些,自己的四千步兵和弓箭手顯得太薄弱了一些,若是敵人真的拚死一搏,能不能堵住真還很難說。
季流在察看過地形後決心將位置設在這裏,已經沒有機會再選擇了,即便是難度大一些也隻能盡力而為了,望著前方光禿禿的土坡,季流暗自下定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