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定策(1 / 2)

“你就是孫堅孫文台?”一張清瘦的臉卻顯得格外精神,頜下一縷長須隨著說話一動,看起來是那麼的和藹,但那雙小眼睛卻讓人感覺到他無時無刻不在觀察注意著你。

孫堅挺了挺胸膛,抱拳行禮道:“前軍司馬孫堅見過將軍大人。”

“唔,看來朱大人說得不錯,文台果然是員虎將啊!來,來,坐!”新任的車騎將軍個子顯得有些瘦小,但絲毫不影響他的氣度,一舉一動無不流露出特有的風姿。

“謝大人誇獎,孫堅愧不敢當。”在並不熟悉的張溫大人麵前,孫堅雖然爽直但也有所保留。

“不用客氣,我和朱大人都是多年的老友了,他是你的老上司,他看中的人不會錯,否則他不會向我推薦你。”張溫說話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十分有力。

“不知大人招卑職來有何吩咐?”孫堅直接問明來意。

“嗯,文台果然是個爽快人。”張溫站起身來,慢慢的在大帳裏踱起步來,“明天就要啟程前往槐裏,董卓和周慎將會在那裏和我們彙合,鮑鴻也都作好了準備,文台,你對此仗有何看法?”

見自己頂頭上司問起,孫堅倒也不敢怠慢,略一思索便答道:“回大人,此次我方人馬超過八萬人,而且戰鬥力也強於叛匪那幫烏合之眾,又有大人您坐鎮指揮,取勝應在情理之中。”

“哦?我聽說三個月前皇甫大人率領的部隊也不下六萬人,張溫雖然不敢妄自菲薄,但自認在軍事上卻不敢與皇甫大人相提並論,為何文台如此肯定?”張溫笑了起來。

“這個,”孫堅稍一猶豫,隨即便接著道:“皇甫大人上次出征其實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苦衷,大人也許知道,皇甫大人自從擔任冀州牧後一直呆在鄴城,根本未曾回過槐裏,而原左車騎將軍部的許多老人也都被撤換,取而代之的是許多新人,他們對軍事缺乏經驗,訓練鬆懈,流於形式,而恰恰此時部隊又補充了相當數量的新兵,致使部隊戰鬥力急劇下降,皇甫大人接手不過幾天,朝廷便要求馬上出兵西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光憑那幫未經訓練的士兵就想打勝仗,實在是太為難皇甫大人了,更何況擔任後軍的鮑鴻``````”

說到這兒,孫堅覺得自己說得太多了,頓時打住了話題,雖然對新任的上司的坦誠十分欽佩,但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他還是有所保留更為明智一些。

張溫會意的點了點頭,沒有再問下去,身處朝中要職的他了解的內幕遠比孫堅更多,甚至連鮑鴻為何敢如此大膽抗命不遵的內情也十分清楚,雖然內心也很為皇甫嵩鳴不平,但久處官場的他知道就憑自己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足以對抗鮑鴻身後那幫人的,此時此刻還不是追究以前戰事的內情的時候,他也不想就這個問題再作過多的糾纏,這也不是他的責任。

“那文台對這次西征有什麼打算呢?”張溫換了話題,令孫堅鬆了一口大氣。

“卑職有些愚見,僅供大人參考。現在已距離年末不到兩個月,右扶風乃至涼州都已逐漸開始轉冷,而羌胡叛軍亦已騷擾右扶風多時,後勤糧草也已消耗得所剩無幾,而天氣轉冷後,後勤困難加劇,估計叛軍也想到了這點。若是大人要求穩,隻需步步為營,穩步進逼,卑職推測一個月內叛軍定會退出三輔地區,年末之前必會退回涼州西邊老巢越冬,待來年天氣轉暖後再卷土重來。”孫堅話裏有話。

“若是我不想求穩呢?”張溫何等人,豈會聽不出孫堅隱含的話語。

虎目生光,孫堅泛紅的臉精光閃爍,惡狠狠的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嘿嘿,那就是求狠!”

“何謂求狠?”張溫站住了身形,目光緊緊盯在孫堅寬大的麵頰上,興趣盎然。

“其實也很簡單,手段略略變化一下罷了。”孫堅胸有成竹的抹了一把下頜的短須,“羌胡叛軍以騎兵為主,但其中的漢人部分卻主要是步兵。此刻他們都已在涼州東部各郡縣以及三輔地區掃蕩了快一年了,叛軍上下肯定都想迅速返回老巢,我們眼下可以迅速跟進,牢牢咬住他們,若是敵人機動騎兵部隊則以防禦圍剿為主,若是敵人步兵,則可大膽進行穿插包圍,此時他們已沒有多少戰意,定可收到奇效。”

“唔,好計!文台,依你之見,我們可否趁勢直殺叛軍老巢,一舉解決西北邊患這個老問題,來個一勞永逸呢?”張溫的目光變得更加深邃,想法也更遠。

輕輕搖搖頭,孫堅歎了口氣才道:“大人,其實您的想法我們都想過,但擺在麵前的現實不容許這樣做,因為這樣一來有可能讓我們陷入困境,甚至重蹈覆策!”

“哦?何以見得?”張溫慢慢解下頭上的頭盔,仔細撫mo著上麵的盔纓,緩緩問道,語氣聽不出任何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