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班師回朝(1 / 2)

廣宗,黃巾軍總部。

張梁、張寶、張牛角,褚飛燕等太平道主要首領皆肅然而立。塌上,大良賢師張角形容枯槁,眼神渙散,眼見是不行了。

張寧跪塌長涕:“爹爹,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突圍吧。遁入山林,積蓄力量,以謀東山再起。”

張角喟然長歎:“寧兒,為父明白你的心思。找張靖可以,但不是你說的報仇。你本是五月初五午時生人,男人逢三五,不是龍便是虎,但你一個女兒家,注定一生離苦不堪。前年你十二歲生辰時,為父夜觀天象,一顆孤星自東北橫衝紫薇,煞氣攪亂滿天星辰,正是你紅鸞動時。三停三等,早就注定姻緣,如今算來,正是那張鵬舉出世之時,你便隨他去吧。”

張寧:“不,爹爹,若不是張靖,我們未必如此淒慘,他不該來。”

張角:“飛燕,你是我最疼愛的徒兒。我來問你,你可願傳我衣缽?”

褚飛燕跪而泣:“師父,徒兒誓死相隨。”

張角:“我太平道自創道以來,每時每刻不在為民而行。然天道未盡,落得今日如此下場。寧兒雖機靈巧至,然畢竟女兒身,當不得主。我意由褚飛燕接我傳承,讓太平道繼續發揚下去,你們拜主吧。”

褚飛燕:“師父,我從今日起改名張燕,必將師父傳承發揚下去,若有違,天誅地滅。”

張梁急道:“大哥,我們現在尚有百萬之眾,為何沒有一搏之力?”

張角:“我身已燈枯油盡,你我兄弟一脈相連,事難成矣。若是還聽為兄的話,就行事吧。”

一幹人等皆忠心之人,平日對褚飛燕也有情感,遂拜:“參見少主,定生死以效。”

張寧大哭道:“都是那張靖害的,我定要殺他。”

張角苦笑:“傻孩子,為父怎不知你的心思。那張靖三番兩次救你之命,早已結下因緣,日後必有所果,為父亦冥目九泉矣。你們聽了,雖說左豐已用計把盧植調回,如今董卓三萬鐵騎圍城,亦不可小視,傳我令去,把有黃巾力士全部派出,護送寧兒燕兒出城。燕兒切記,護好寧兒,找機會與張靖聯係,方可保我太平不滅。燕兒謹記,不可與張靖為敵,以免斷了傳承之道。”

張燕泣道:“徒兒記下了。”

是夜,一萬黃巾力士瘋狂而出。

董卓鬱悶的不行,本是為建功而來,哪會想到會遇到這種情況啊。萬餘人拚命而湧,一個個不計生死,隻為搏命。自己三萬鐵騎縱橫西涼,也沒有如慘過啊。

一夜激戰,不知傷亡。

天亮時,董卓已被黃巾軍逼到死地。身邊隻剩下三百多人,對麵黃巾蛾賊如蜂擁而來,眼看就被淹沒在黃流之下。董卓仰天長歎:“天亡我矣。”

正在此時,黃巾後陣大亂。

兩條大漢一人持刀,一人雙戟直衝過來。所過之處,三丈之內無一合之敵,瞬間就到了自己身前。

一個少年將軍隨後而至,張字大旗隨風飄卷。少年麵帶微笑:“可是董將軍當麵?”

董卓大有劫後餘生之感,當下便知道了此人是誰:“多謝張將軍救命之恩。”

張靖麵色從容:“仲穎兄客氣了,都是為皇上效命,不過適逢其會罷了。”

董卓久在西涼野蠻之地,本也豪爽之人,當即大笑道:“如此,某便不矯情了,鵬舉之恩,容日後報之。”

兩軍合兵一處,再圍廣宗。

晚上,張靖與董卓把酒言歡。如今黃巾兵敗在即,張靖也已放下了心思。從長社到南陽再到河北,大部的功勞都被自己占了,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思。等回京之後,靈帝那裏再忽悠忽悠,差不多就是定了聲名。

“仲穎兄,可否為小弟介紹一下你身旁這些虎狼之眾。”

董卓哈哈大笑,一一介紹。

華雄,胡軫,李催,郭汜。一一與張靖見禮敬酒,言語之中無不崇敬。

張靖心裏卻是略有遺憾,牛人呢?為何不來?

沒有見到心中所想之人,張靖喝酒也不太痛快了,草草結束了事。

第二日,皇甫嵩曹操連袂而來,以八萬人圍困黃巾軍十幾萬人與廣宗城內。

兩軍對壘,僵持不下。

期間,靈帝受小人所惑,要免去董卓中郎將之職。被張靖強硬所阻,回奏靈帝保下,董卓自是感激不盡。

這一夜,漢軍以張靖的計策圍三闕一。由皇甫嵩率五萬人強攻南門,曹操與董卓詐攻東門,張靖派典韋許褚甘寧魏延帶一千義陽卒趁亂偷襲西門。

廣宗城破,張梁死與亂軍之中,俘黃巾三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