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扯虎皮收虎癡(1 / 2)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一眼望去,滿地的綠意。田間地頭,散落著趕春的農人。

通往譙郡的馬路上,一行人馬正沐浴著如絲的細雨緩緩前行。張靖騎著小黑,鐵雷跟在馬旁,兩人頭前開路。馬車裏,鄭玄蔡邕相對而坐,談笑風生。蔡琰卷起車簾,看著簾外春雨帶來的淡淡輕煙發呆。

那日衛仲道被張靖氣得吐血,失口道出了事實的真相,傻子也明白了衛家的歹毒心計。蔡邕當時就把衛仲道罵了個狗血淋頭,雖然他已經昏迷過去,聽不見了。蔡邕發誓要與河東衛家誓不兩立,蔡琰也是氣的小臉發寒。若不張靖,自己這輩子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衛仲道清醒過來的時候,因為噴出了內心的鬱悶,精神倒是好了許多。無顏再在康成書院呆下去,帶著自家的家將仆人灰溜溜的逃走了。因為此事,衛仲道的眼神而加的陰冷。命令家將衛農快馬回河東調集人手,讓衛包跟蹤張靖一行進京,負責打探消息,他自己則帶著衛懷衛水以及七八個仆人,提前去洛陽安排。暗自發誓,隻要我衛某人活在世上一天,我定要你張靖一日不得安寧。

張靖自是不知道這些,他也沒把衛仲道放在心上。一個將死之人,有什麼好跟他理論的,就是理論,也得找他們河東衛家。百年世家又如何,名門望族又如何,惹了哥,哥管你什麼衛氏,什麼河東的,滅了你丫的門,斷了你丫的根。

皇上有旨,不敢不從。加上要為張靖鋪路,鄭玄吩咐一相事宜。自己入京,不知何日歸來,與眾弟子含淚分別,遣其歸家。隻留國淵帶著幾個仆人在身邊照應,把自己的著作,藏書,古籍一並裝入馬車隨身帶著。戀戀不舍的離開了耗費自己無數心血的康成書院,跟隨蔡邕進京去了。

+++++++++++++++++++++++++++++

有便宜不占,對不起張靖的性格。有鄭玄蔡邕兩位大神在身邊坐鎮,要是不好好利用一番,那張靖就不是張靖了。當然他也不敢太過份了,畢竟身後還跟著皇帝老兒派來保護蔡邕的十二個大漢親軍呢,要是讓他們回去跟皇帝老兒打個小報告,說自己帶著人跟皇帝兜圈子,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不過張靖是誰,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大好青年,雖說沒有收過,那送是還是會的。今兒個弄幾壇酒,明兒個再塞幾個錢,把十來個皇帝老兒的親兵哄的是團團亂轉,就是多轉個百幾十裏,他們也就當沒看見了。畢竟山高路遠的,多走個幾日太正常不過了。

張靖是遇親沒親,遇友訪友,把記憶中能想得到的,順路不是太遠的,一把劃拉個幹淨。

山陽滿寵滿伯寧,這時正在高平當縣令。立誌剛毅,勇而有謀,以執法嚴格著稱,曹魏名將,官至太尉。路過高平的時候,張靖披著兩張虎皮把滿寵好唬了一番,雖然現在不能帶走,畢竟留下了好的印象不是。

钜野李典李曼成,英年早逝的曹魏名將,智勇謀略不遜五子,可惜隻活了三十六歲。若不然,必是曹魏重臣。張靖當然不會放過,隻是到了钜野李家一看,李典還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呢,總不能帶走吧,背個拐騙兒童的罪可就不值了。不過也結識了李典的伯父李乾,李家在當地也是大族,李典的伯父李乾門下養了數千食客,那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倒也不算空手而回。

鄭玄蔡邕也樂意見到張靖四處結交人才,隻是奇怪這小子小小年齡,出山時間又短,怎麼就知道哪裏有英雄,哪裏有好漢。張靖隻得把師父當年雲遊天下,把當世豪傑彙成英雄譜那套搬了出來。二老雖說認可了張靖的說法,也不免疑惑,你師父也太牛了吧,十來歲的孩童就能看出來將來必成大器?

鄭玄蔡邕的名聲可不是蓋的,張靖算是見識了。一路吃喝迎送的,官員小吏,富強平民,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各色人等,不計其數。張靖是認識的也交結,不認識的也拉攏,著實收獲不小。

張靖可沒有古時那種男女授受不親的思想,時不時間勾引文姬妹妹馬上手談口談一番。蔡琰少女心性,最愛春光明媚,又由鄭玄作媒把自己許配給張靖,算是定下了終身。蔡邕老頭雖不知那日張靖把自己女兒拉出去,兩個人私下裏說了什麼話,但是張靖回來親口對自己說了讓蔡琰為正的事實,老頭索性也不管了。早晚都是人家的人,自己年紀一大把了,幹嘛作這惡人。再說蔡琰也不似別的女子那樣保守,與自己的情郎纏綿蜜語自是天經地意。一路上二人打情罵俏,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