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英雄救美(1 / 2)

“鵬舉料定,不出兩年天下必然大亂,兩位哥哥還須早作圖謀。鵬舉走後,二位兄長可在城外尋一僻靜之處建立莊園。招募鄉勇流民,暗中訓練,時機成熟必有大用。”

“鵬舉放心,哥哥城外本就有一莊園,依山靠水,很是清靜,且占地極大,正好練兵。哥哥把生意交給下人,每日隻與雲長兄操練,以待鵬舉成事。”

“如此甚好。兩位哥哥,送君千裏,終有一別。他日相聚之時,再與兄長飲個痛快,鵬舉告辭了。”

張靖與關羽張飛含淚辭行,不忍回頭,打馬而去。

關羽手拂長髯,望著張靖的背影,低聲呢喃:“鵬舉,鵬舉,吾之兄弟,一路保重。”

張飛手捶長幹:“恨不能與鵬舉日夜作陪。”

數日下來,張靖深感古人情義,雖早知關張皆忠義之士,仍然被那種濃厚的情感所打動。但是自己知道將來所要發生的事,如果不能早日圖謀一番,亂世之中很難有立足之地。那麼多的大能,梟雄,利益集團,不是幾個人的力量能夠對抗的。隻能狠心離去,在亂世之初,憑借自己所知道的曆史,去作最大的努力。以自己的思想見解與關羽張飛數日暢談,在他們的心裏種下了不安分的種子,想必日後定能大有收獲。如果自己本身不出意外的話,以這些日子的情感來看,即便是現在劉大耳再出現在關張麵前,怕是以後的野史裏也不會有桃園結義的傳說了。是自己改變了曆史,還是曆史改變了自己,前世今生,一筆糊塗的債。

穿過這座山就進入常山地界了,張靖的心情愈發的激動。想自己從玄菟到常山,一路行來,何止千裏。前世的崇拜,今生的夢想,白馬銀槍,一身是膽,忠義無雙的趙子龍。想想就讓人心潮澎湃,忍不住想高歌一曲。還沒等張開喉嚨,就聽前方隱約傳來喊殺之。張靖頓時心生警惕,跳下馬來,安撫好小黑,手持霸王槍,潛伏而行。躲藏在一塊大石下,舉目觀看。

隻見前麵山道中,十幾輛普通馬車將三輛豪華馬車圍在中間,兩方人馬一百多人正在捉對廝殺。看穿著打扮,想必是匪寇打劫。張靖無心生事,躲著看熱鬧。朝廷無道,官逼民反,百姓為了生存落草為寇,打劫富戶奪些財物。張靖看來,在這亂世之中很正常的事情,說不定自己將來混不下去了也來占山為王什麼的。然而接下來的一幕,讓張靖看不下去了。

馬車的護衛雖說裝備更好,但不如流匪寇凶悍。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窮的隻行剩下命了,隻能拿命拚啊,護衛節節敗退。一個頭目模樣的彪形大漢看已方占盡優勢,大局已定,心生邪心。走到一個抱頭蹲著的丫環跟前,伸手抱了起來,強行按在道邊的草叢裏,欲行非禮。那丫環雖然害怕,但也知將要發生什麼事,為保清白,拚死掙紮,掙鬥之中咬了大漢一口。大漢氣急,匪性大發,拔刀捅進丫環的小腹,那丫環登時軟了下來。大漢不顧血汙,依舊撕去丫環的衣服。。。。。。

這個舉動讓張靖不能冷眼旁觀了。這貨不是人,沒有人性了。盜亦有道,你弄口飯吃,打個家,劫個舍的尚情有可原。**發泄本就不可為了,這現在人被你捅了,還不知道是死是活,竟然還想。。。。

張靖血往上湧,怒發衝冠。也顧不得騎馬了,大喊一聲:“住手。”一揮大槍直取人渣。

那大漢正想好事,冷不防被張靖喝斷,憤怒之致。想抬頭看看是哪個不開眼的壞了自己的好事,剛一扭頭,被張靖一槍刺進喉嚨,死不瞑目。

張靖雙目發赤,自己獨自與虎相伴十二年,吃過生肉,喝過獸血,在那樣的環境裏尚時刻提醒自己,自己是人,不能泯滅了人性。今日這人的行徑已經超出了張靖的底線,這些人殘忍如斯,已經不能稱之為人了,獸都不如,不配活在天地之間。大槍上下翻飛,如入無人之境,手下沒有一合之敵,可見張靖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