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殺與不殺(1 / 2)

自與太史慈一戰之後,張靖隱感有突破之意。一路走走停停,曉行夜宿。看似遊山玩水,實則暗中修練。

把太史慈三人放走實不得為之。一來亂世未起,幾個人一看就非善與之輩,一路同行難免招惹麻煩;二來自己還沒安身之處呢,把幾人帶在身邊純屬禁錮,不如放手任其自由曆練。憑自己的本事,即便是偶遇強人,保命足矣,沒必要把他們都留在身邊。

那日流淚殺人,發泄了壓抑的戾氣,張靖感覺到渾身輕鬆,基本上把自己融入了這個時代,從身心上接受了現實。過了長城,雖比關外繁華,卻是瘡痍滿目,民眾遊離失所,土地荒蕪,人煙稀落。朝廷不問政事,宦官外戚為一已之私爭權奪利,不管民生。難怪會暴發農民起義,大漢四百年基業想不毀都難。作為一個來自後世華夏男兒,既然陰錯陽差來到這個年代,為公為私都要盡自己微薄之力。前世看三國最大的遺憾就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大梟雄沒有一人能盡早統一大業。導致內鬥時間太長,人力物力都浪費在自家身上,讓外族漁翁得利,禍亂華夏數百年。惜之,恨之,歎之。。。

想當年大漢鐵騎所到之處,胡夷無不膽戰心驚,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矣,何等激蕩人心。不管是別起爐灶也好,輔佐一方也罷,最大的願望就是盡早結束亂世,結束內鬥,強我華夏,威攝蠻夷。仰望長空,一隻雛鷹正振翅高飛,直指九霄。。。。。。

涿縣,劉家村。

劉備,字玄德,今年二十五歲。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及膝,麵如冠玉,唇紅齒白,端的是一副好皮相。這日早上起來,劉備在自家院子裏練了一趟劍,望著院子東南角的桑樹發呆。想起少年壯誌,忍不住對空長歎。想我劉備劉玄德,好歹也是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而且也曾拜入大師盧植門下,文武雙全。然而如今已近而立之年,卻仍然一事無成,隻得靠織席賣鞋為生。幸好現在朝廷被那些外戚宦官弄得烏煙瘴氣,害得民不聊生亂象漸起。趁此大好良機我要早作圖謀,爭取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搏求功名。聽聞涿郡東門裏有一個賣酒屠豬的張飛張翼德,家中頗有莊田,而且喜交天下豪傑。我不如前去尋他,憑我漢室宗親的身份,再加三寸不爛之舌,還不得讓他乖乖的散盡家產與我募兵。聽說那莽漢有萬夫不擋之勇,將來給我當個打手,衝鋒陷陣,擋槍擋劍的,倒也不錯。劉備越想越喜,果然是天無絕人之路。收劍進屋,把這幾天編織的草席草鞋一卷,打成個包裹便出門去了。

上了官道,劉備一邊走著,一邊想著見了那張飛,該怎麼跟他談人生談理想,拉關係攀感情。驀的聽見身後有馬蹄聲響,扭頭觀看。隻見一匹黑馬自東而來,馬身驕健,馬蹄輕盈,得勝鉤鳥翅環上掛著一杆大槍。馬鞍橋上端坐一個玄衣少年,看模樣十六七歲,看身長與自己相仿。劍眉冷目,眸若星辰,背負長弓,腰挎寶劍,風流倜儻,英氣逼人。好比是天將轉世,又好如天神下凡。劉大耳激淩淩打了一個冷顫,好一個少年英雄,好一個英雄少年。這世間怎的還有如此人物,想我劉玄德自負一表人才,天下間無人能及,怎地這少年比我還帥,莫非老天妒嫉於我,特派他來到人間。劉備越琢磨越覺得就該如此,這少年若是能與我用,那可真是如龍生翅,如虎插翼,天下無雙,蓋世無敵。。。。。。

劉備大起招攬之心,正想要上向攔馬搭話。卻見那少年勒馬止步,跳下馬來到自己身邊。隻見他躬身一禮:“可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劉英雄當麵?”

劉備驚喜交加。驚的是自己不認識人家,喜的是人家認識自己:“小兄弟也知我劉玄德乎?”

這家夥不是一般的會套交情,上來就喊兄弟,難怪關羽張飛會被他忽悠。

“如雷灌耳矣,世人皆言玄德公心懷天下,素有大誌,有梟雄之謀,有王霸之略,治世天下,必封候拜相,亂世之中,必為一代雄主。。。。。。”

“等。。。等。。。等等。。。等等。。。停。。。停。。。停停住。”劉備嚇得魂不附體,魄飛天外,話都說不囫圇了。趕緊攔住不讓這少年再說下去。四下瞅瞅無人,才算放下心來:“小。。。小兄弟,這飯能多吃,話可不能亂說啊,會出人命的。”

“莫非這不是玄德公心中所想?看來我是認錯人了。打擾了,告辭。”玄衣少年轉身故作離去。小樣兒,哥唬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