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例行的晨練結束後,那些黑人士兵又被叫到靶場集合。
今天要教的是小隊戰術和一些相互配合的作戰技巧,鄧詩陽也被拉到訓練場,充當塞姆勒的助手。
“……因此,今天特別請到戴利克先生來為我們做示範。”在開始前,塞姆勒用葡萄牙語向眾人作了說明。
“啪啪啪——”人群中響起一陣稀稀落落的掌聲。
鄧詩陽今天穿著土狼棕Polo恤和三色沙漠迷彩長褲,斜掛在肩膀上的單點背帶吊著支AMD-65步槍。他透過太陽眼鏡看了反應冷淡的人群一眼,接著不以為然地扁了扁嘴。
沒能在談判中爭取到最大利益,穆迪事後肯定會把責任歸咎到資方頭上。身為這件工作的主管同時是資方的首席談判代表,他這個壓榨黑人的“罪魁禍首”現在不招待見也是意料中事。
“在前麵的訓練中,你們已經學會了利用基本掩體的射擊技巧。”塞姆勒指著身後的靶場,接著道:“但實戰環境比這裏複雜得多,我現在給你們講解一些常見的隱蔽物,以及它們的使用技巧。”
順著他的手指望去,可以看見在靶場上停放著一輛鏽跡斑斑的福特皮卡,再往前有幾個並排擺放在一起的藍色油桶;遠處是一堵用木頭搭成框架再釘上夾板做成的假牆,上麵還開了個長方形的窗口。
“‘隱蔽物’的定義很廣,它包括所有能遮住身體的東西;草叢、垃圾桶、沙包、汽車、牆壁、家具等等都可以是隱蔽物。你們可以藏身在後麵,減低被敵人發現的機會。”
“但是……”他突然加重了語氣,說:“並不是所有隱蔽物都能成為掩體。典型例子就是草叢,它隻能阻礙視線卻擋不住子彈,一旦被敵人發現就會變得毫無用處。”
“因此,在戰鬥中必須學會尋找‘掩體’。”他頓了頓,接著補充道:“掩體是指那些可以抵擋子彈的物體,即使敵人知道你藏在後麵,也無法在一定角度內傷害你。掩體包括水泥牆、粗樹幹、沙包、土堆、坑道等。”
“在所有掩體中,汽車是最令人迷惑的東西。它的某些部位可以作為掩體,但絕大部分隻是隱蔽物。”他走到那輛廢舊皮卡旁,指著車身向眾人講解:“電影裏的英雄經常會用車身或者車門作掩護,但在現實中這樣做純粹是找死,因為一個角色是否中槍,完全是導演說了算……”
圍站在旁邊的黑人們笑了起來,但聽不懂葡萄牙語的鄧詩陽卻不明白他們在笑什麼。
“車身絕大部分材料是軋製的薄鋼板,用手槍都能輕鬆射穿,在步槍麵前和紙片沒什麼兩樣。”塞姆勒走到車頭附近,端起槍單膝跪在前輪旁邊,說:“普通汽車隻有兩個部位能防彈——那就是引擎和輪胎。引擎可以抵禦大多數中口徑的槍械,車輪可以遮掩腳部,擋住從車底射來的子彈。”
“在子彈橫飛的環境下,一般人會把身體盡量靠近掩體,這可以產生一種安心感,但躲在汽車後麵時別這樣做。”他向後退了幾步,補充道:“子彈以斜角射中汽車的引擎艙蓋,有很大機會產生跳彈,靠太近的話很容易被跳彈射中。當空間充裕時,應該和掩體保持一到兩米距離,可以減少被跳彈射中的風險。”
“另外,利用這種低矮的掩體時要避免從上方探出頭,那樣特別引人注目,也容易招來敵人的子彈。”他端起槍微微傾斜身體,擺出一個類似在牆邊用的側身射姿,說:“情況許可的話,多在掩體兩側進行窺探和射擊,這樣可以減少身體暴露在對方的火力下,還能利用陰影隱藏自己。在室內從窗口向外射擊時,也應該盡量利用陰影,不要站在窗台前或者把槍口伸出屋外。”
“常見的掩體大都是這幾種,你們記住我剛才說的,到了戰場上靈活運用就行。”示範了幾次後,塞姆勒把所有人叫到靶場盡頭。
他先帶人繞到假牆後麵,隻見在牆後方八英尺遠的地上豎著兩個半身靶,每個靶子在頭部、前胸和腹部一共掛了四個氣球。假牆上麵的“窗口”大約四英尺見方,但底部離地最少六英尺,從前麵根本沒法看到後麵的靶子。
回到假牆前方,他指著牆上的窗口,問:“假設這堵牆後麵是棟房子,如果要利用這個窗口消滅裏麵的敵人,你們打算怎麼辦?”
“用手榴彈。”人群中有人回答。
“沒錯。”塞姆勒點了點頭後道:“手榴彈、榴彈發射器、火箭筒這類爆炸裝置可以有效地殺傷封閉空間裏麵的敵人。當你們要進入一處陌生環境,先往裏麵丟個手榴彈也能減低被伏擊的風險。”
“但比起‘殺死’,以破片作為殺傷手段的武器更傾向於令敵人受傷,而且家具之類的雜物也和降低手榴彈的殺傷效果。如果在進入某個房間前先投擲手榴彈,可以在短時間內震懾和擾亂敵人,也能迅速清理出一小片安全空間。但要徹底解決戰鬥,還得靠你們手裏的步槍。”
塞姆勒說完走到窗戶右側的牆邊,背靠牆壁半蹲在窗戶下麵,接著向鄧詩陽張開雙手。後者走上前,踩著他的雙膝站在上麵,他用手抱住對方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