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盡可能讓您有最大利益……”柳大買辦這句話裏意味無窮。
許多時候,國家利益、小團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衝突的,但無論如何,隻要有柳大買辦這句話,克雷格的錢途便一片光明。
事實上證明,克雷格和柳清揚達成的《法蘭西共和國與華夏共和國關於關係正常化的六點條約》,完全是中法以鮮血凝成友誼的結晶。
在這一條約之中,黑旗軍放棄了許多,他們承認撤出在南越的所有部隊,同時承認法蘭西共和國在北越、中越享有特殊利益,黑旗共和國反對任何第三國進入越南。
除此之外,在黑旗軍手上的數千名法國和非洲及越南俘虜,都在條約生效後返回南越,除此之外,黑旗軍還讓出許多中越、北越的特殊權益。
但是讓法蘭西人心動是華夏共和國承諾在中國南方的許多特殊權益,黑旗軍同意出讓築路權、采礦權、航行權等諸多權益,這是法國人之前在清政府那邊不曾爭取到的。
但是要獲得這麼多權益,法國人也必須付出巨大的報價,法國人必須向黑旗軍提供一億三千萬金法郎的巨額商業貸款和三千萬金法郎的低息貸款。
所有這一億六千萬金法郎,事實上是法國人的軍事賠款,但是在條約上都是中法鮮血友誼的結晶,所有貸款由東方彙理銀行來承辦,而且首先用來償付黑旗軍對東方彙理銀行的舊有貸款,剩下的產品則用來購買法國生產的商品。
按照內閣公開的說法,這是為法國商品找開了東方神秘王國的大門,事實上卻成了軍火商們的盛宴,黑旗軍在以後利用這批軍事貸款采購了超過一億金法郎的軍火物資,而在民用物資上的采購幾乎少得可憐。
東方彙理銀行和克雷格成了這一條約的最大受益者,事實上克雷格先生幾乎被稱為經營之神,別的不說,光是整理在黑旗軍手上那近千萬法郎的呆賬,就讓他受到法國大資產階級的歡迎。
法國國內對這一條約可以說是歡迎之極,他們看到了金光大道就在眼前--事實上,此後十二年時間,法蘭西共和國在華夏共和國的投資總額達到了十七億金法郎之多,除此之外,他們還爭先恐後地購買了共和國國債,成為共和國國債、股票和其它金融產品的海外最大持有者。
其實上,在最初的貸款發放之後,法國人就再也不能停住他們的腳步,為了防止前期的投資受損,他們總是爭後恐後向中國人無限製發放貸款,然後美美在分享著從東方而來的利潤。
《通往世界大戰之路》是這樣總結法國人的行為:“這種追逐商業利益的行為,雖然替華夏共和國建成了鐵路、公路、大壩和強大的軍隊,但是巨大的債務壓力原本會使共和國走向滅亡,即便暴發不了那樣的危機,但是整個華夏共和國也會掌握在法國人的手裏,但是大戰的爆發改變了這一切,法國人把他們辛苦經營的鐵路、公路、電報網、商業網絡以及一切都還給了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