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月國261年。
太子景楞嚴降生之際。
天象大吉,七彩祥雲滾著金邊,照的天邊大亮。萬物欣欣向榮,百姓都說太子是佛祖轉世,這是攬月國的福報。
攬月國皇朝都內歌舞升平,天下太平。
同年,天星國。
有巫師夜觀星象,卻看到熒惑守心,或有天下大亂之危。
而這一日,正是天星國的梵清公主降生。
巫祭占了一卦,卦象中說公主乃災星降世,留下恐會有後患。
天星國國以巫祭為首的眾巫師請願,殺了梵清公主以祭蒼天,求上蒼放過攬月一國。
天星國國君,也就是梵清公主的父皇對此深信不疑。
命人將自己剛剛出生的女兒抱到外麵,準備行極殘忍的火祭。
國師於心不忍,正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他的危難時刻,把梵清公主救了下來,並承諾會用畢生所學佛法度化她的業障。
於是,梵清便成了國師門下最小的女弟子,並賜法號梵清。
這便是前麵所說的梵清公主。
而在國師的庇佑下,一眨眼,梵清公主便長到了及笄之年。
攬月國也並未發現什麼災禍。
寒冬臘月,大雪封國,這日,天星國國君突然召梵清公主回宮。
梵清一身僧女的袍子,站在殿前,三千青絲雖都被藏進了僧帽中,但卻比殿前的每個宮中華服女子看起來都要瀲灩絕色。
特別是那一雙眼睛,澄澈眼眸,雖懵懂,但無意之間的一顰一笑,似乎都在無意地撩撥著所有男人的心弦。
就連堂上的國君,也微微晃了神。
這麼多年,雖梵清一直都住在蘭若寺,但是她也是一直知道自己公主的身份的。
所有人都喊她災星,唯恐沾染上了厄運,都避她不及。
隻有師父,待她是好的。
而她也並不覺得孤單,更不在乎什麼公主的身份。
她最喜歡一個人在蘭若穀裏偷閑,隻有她知道,蘭若穀深處有一大片紅色的花,香氣沁鼻,當她去了那裏,一閉上眼睛,就覺得自己仿佛被插上了一對紅色的翅膀,可以飛越若蘭穀,飛出天星國,再也沒有人喊她災星,她會是一個自在的人兒。
她想她一定是不適合做佛祖的弟子的。
就連師父也時常恨鐵不成鋼的說,從來沒有見過她這般調皮搗蛋的修行之人。
佛曰:諸行是常,無有是處……
佛曰: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是……
佛曰:一年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還曰: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和合,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這些話,她一句都參不透。
她隻知道,她想看看外麵的天有多大。
書回殿前。
宋茗歌看到父皇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個妖女身上,恐父皇會生出其他的她忍不住出言道:“沒想到在那寺廟中,妹妹也出落的這般傾城絕色,想必攬月國對於這次的和親,定會很滿意吧。”
宋梵清的聲音落在了說話的女子身上,綾羅衣裳,明眸皓齒,翠微匎葉垂鬢唇,珠壓腰衱穩稱身。
想必這位濃墨重彩的女子,就是她的那個姐姐宋茗歌吧。
隻是她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和親?難道父皇要讓她去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