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這波咱的高度在大氣層!(1 / 2)

結束了瓦州研製所視察之行後,回到辦公室,宋應奎叫來郭凱峰,讓他協調官產工廠裝幾台研製所製的蒸汽錘,先讓這玩意有實際應運場景再說。

不然光靠著研製所的工匠們閉門造車,什麼時候能造出正經能用的蒸汽機還真不好說。

當然、通過蒸汽錘的實際使用,反向促進蒸汽機研發走向成熟,好像前途也不怎麼樣。就宋應奎觀察到的情況來看,所謂的蒸汽錘短時間內想要改進到能在效率上取代現有技術手段,短時間內是看不到希望的。所以說安排蒸汽錘進廠,隻不過是一種無奈之舉而已,並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

打發走了郭凱峰後,宋應奎陷入了沉思。

目前來看,蒸汽機的研發是出了問題,自己在這事上的安排有些太過理想化了。他本來是想讓研製所先研製出蒸汽動力母機,然後根據原型母機結合實際應用場景做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蒸汽動力機。

現實結果就是這樣的任務安排太過寬泛化,讓負責研製工作的工匠們沒有抓手可抓。最終的後果就是,工匠們絞盡腦汁的做出了一個粗糙的鍋爐,表麵上看確實是符合任務要求的。任務不就是做一個燒開水的密閉鍋,通過管子讓水汽頂著活塞往複來回運動,從而帶動飛輪轉動,聯動著輪大錘嗎?咱確實是做出來了。

但做這玩意的工匠們,根本就沒考慮這玩意的實用性,他們甚至對蒸汽機的實用性毫無概念。就這樣的思維方式,能做出真正有用的蒸汽機才怪。

所以說以目前工匠的水平,最好還是將任務布置的越具體越好,這樣才有利於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要不是自己實在是騰不出手來親力親為,宋應奎都準備自己親自下場去研發蒸汽機了。咱好歹也是正經的機械科班生,用個一年半載,手搓出一台簡易蒸汽機也不是不可能。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以如今天下的形勢,那有可能讓宋應奎放下一切,一心撲倒這事上來?

給工匠們布置個什麼具體的任務,才能實質性的推動蒸汽機的研製走向正規?

讓他們做個火車頭?蒸汽紡織機?或者說做個蒸汽車床?好像有點不現實!哪做個什麼好哪?

思索了半天,宋應奎決定給研製所布置個做蒸汽抽水機的任務相對現實一些,難度也小很多。畢竟在真實的曆史時空,蒸汽機初始的應用場景就是抽水。

安西軍目前控製的腹地,相對來說煤炭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對抽水灌溉的需求也很急迫。隻要做出來的蒸汽抽水機在功效比上能基本過的去,這玩意就能有推廣前景。

有了基本方向後,思路一下子就開闊了起來。研製蒸汽動力的抽水機,大致來說方向有三個,最常規的就是葉輪式抽水機,讓蒸汽機做動力裝置帶動葉輪高速旋轉吸水。這種方式對蒸汽機的轉速要求很高,現有的條件很難實現。

另外一種就是真正意義上最初的蒸汽抽水機紐門式蒸汽抽水機,不過這玩意太過複雜,效率也很一般,並且還不是正經意義上的蒸汽動力機方向,所以這個不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