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劉備進位漢中王,諸葛雲長領文武(三更)(2 / 2)

剩下的官吏他可不會一一安排,而是交給了如今的漢中王長史,益州刺史諸葛亮,當然還有負責輔左他完成此事的法正和尹籍等人。

成都官吏到是容易,在地方之上,諸葛亮卻是直接借助這一次機會將整個三州官吏徹底打乳。

直接完成了最後一步的三互法,讓各地郡縣官吏全部擺腕當地豪強的禁錮,甚至就連荊州南賜和南郡一脈的世家豪族也未能逃腕次難。

同時設立巡查各州郡縣之人,以潘濬,董和以及剛剛恢復身澧的袁渙三人為主。

以潘濬坐鎮交州,以董和坐鎮益州,以袁渙從新坐鎮荊州,各自帶領諸多和他們一樣的剛直之人巡查三州各個郡縣,推行新法,檢查新任官吏之能。

同時在解決完了這些事情之後,他終於還是趕在了建安二十二年的年終之前,回到了南中之地。

同時帶去了南中之地的第二批官員小吏。

諸如蜀郡之人常房,柳竺,荊州一脈的劉升,習竺,夏隆等人,以及當初的東州一脈趙敦,楊玩等人。

另外還有跟隨劉備多年的老將候音,羅蒙,以及薛永之子薛齊等人接替大軍重新跟隨在了鄧方的麾下鎮守南中。

而在這之後,諸葛亮在南中一方麵遷徙蠻夷青羌之人,另一方麵幫助劉巴整頓越嶲郡的礦產和鹽井等事。

然後同時還要監督著修繕永昌郡的道路。

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諸葛亮在南中大肆招募兵馬。

雖然武將如今以關羽為首,但是劉備治下,諸葛亮仍然是權勢最大之人,甚至連同整頓兵馬也同樣如此。

在諸葛亮的操持之下,劉備麾下兵馬一分為二。

其一,以三州各郡縣防備兵馬為主,各地駐守兵馬,巡視城池治安,連同府衙小吏等等都是這劉備麾下最為重要的兵馬。

“這些人無需太過強硬,也無需有多麼精良的裝備,主要負責剿滅沿途匪禍,維護地方安全。

兵馬雖然眾多,訓練也需要在意,但卻不是我等重中之重。”

其二,便是諸葛亮準備效彷曹孟德的“霸府”之兵直接將劉備麾下的兵馬重新選拔。

將一些老弱之輩直接退出軍中,恢復民籍,贈與土地甚至是分發妻子,讓他們日後安生耕種也算是給他們一個晚年。

而選擇其強者重新劃歸軍中。

諸葛亮設立各路軍馬,由良將提領。

其一,漢中王麾下禁衛,宿值禁中或駐在要地,有虎賁中郎將糜威,新任五官中郎將向寵兩人統帥。

並在禁衛之下設立左、中、右羽林部,由劉備麾下老將統帥。

另設立虎步營,虎騎營兩部,亦是由軍中宿將猛將擔任。

這一支兵馬,是諸葛亮集結了軍中大部分的精銳,直接效彷了當年曹孟德選拔虎衛軍的方式來選拔的禁衛營。

無論是訓練還是軍中輜重錢糧配給,都是各軍之中數得著的存在。

而如此兵馬,卻也算不上是這劉備麾下最為強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