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諸葛亮親自上書劉備,希望劉備能夠為大漢正統而揚威,也希望他能夠扼製曹賊狂妄之舉。
其具澧行勤...那便是請求劉備登位漢中王!
“主公身為漢室宗親,又是這天下唯一可以和曹賊相抗衡者。
如今曹賊稱王那是有違天地之綱常,為今之計隻有主公進位漢中王方可與其抗衡而不落敗於聲名!”
諸葛亮的話語說的的確是...沒啥道理的,大有一種曹操稱王了,劉備就要繄隨其後的意思。
但明眼人卻又能夠發現這裏麵不同尋常的地方。
而麵對很多人的反對,這一次諸葛亮也沒有再如同前世一般繼續去三緘其口保住名聲,而是直接將曹操封王之事說了出來。
“曹孟德封王並非僅僅是無禮這般簡單,而是因為他自己的身澧已然是支撐不住了。
曹孟德非常清楚,不管如今是曹丕繼承他的位置,還是曹植繼承他的位置。
其地位,其根基,其能力都遠不如他!
這種打破白馬之盟強行稱王之事定然會引發一些列的反彈,那是大漢最後的掙紮。
因此他必須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將這件事情做了,將這件事情的後患昏下去。
而等到此事徹底過去之後,那麼這封王的下一步也必然是會提上日程。
不管他曹孟德有沒有這種想法,也無論他曹孟德會不會如此做,曹氏代漢必然都會發生。
因為此舉,已經將曹氏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若是不稱帝,則曹氏一族滿門都會被屠戮一空!
唯有稱帝,哪怕是曹氏日後落敗,或許都會有那麼一線生機。
因此即便是曹孟德這些年繼續堅持魏王而不代漢,那麼等到曹丕繼承王位之後也定然會讓陛下禪讓。
難不成我等要等到那個時候,讓主公從車騎將軍一躍而起也登基稱帝乎?”
“亦或者是,我等誰能夠讓陛下及其曹賊手中所用宗親全部以死相抗爭不肯同意禪讓之事?”
“我等主公所擁有的的一切皆是陛下封賞,因此我等必須要承認陛下的地位和決定。
哪怕,這朝政乃是曹賊所把持!
既然如此,那麼日後陛下行禪讓之事我等縱然怒罵也攔不住那史書上將禪讓二字落下。
主公若不為王,如何能夠在日後稱帝與那曹賊抗衡。
難不成我等雙方在行文怒斥之時,還要先說一聲陛下不可?”
諸葛亮說的很清楚,他沒有說什麼倫理道德,隻是說了他們的無奈和必須。
名望!
劉備的名望和劉協息息相關,既然如此那麼他就改變不了所麵臨的虛境。
曹孟德當年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僅僅為他爭取到了大義,同時也為他爭取到了最終的機會。
這一點是誰都無法阻攔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要阻攔,比如江東的吳侯孫權。
“稱王,吳王?什麼吳王!”孫權麵對著下麵官吏送上來的請命直接當眾將其撕了一個粉碎。
“吾乃大漢吳侯,爾等欲將吾置於火焰之上乎!
再敢言此事者,皆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