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南中的特產(一更)(2 / 2)

另外在越嶲郡的定筰縣也有上好的天然鹽池,隻不過被摩沙夷所占據,而這些人和高定關係...也不是那麼好。

因此諸葛亮雖然知道,不過還是告訴了鄧方,尋找機會再說吧。

這句話就說的非常有意思了。

而相比較於那越嶲郡,這益州郡可就更加的有意思了。

用孟獲等人的話語來說就是....

“這益州郡幅員遼闊,土地頗多,但唯獨沒有什麼特產,窮橫窮橫的....”

對此,諸葛亮也是深以為然,所以他決定在這益州郡...征兵!

而益州郡這種情況之下還有牂柯郡,比之益州郡還要更加不堪。

“這牂柯郡俗好鬼巫,多禁忌,畬山為田,無蠶桑之事。

而牂柯之地的百姓頗尚學書,少威棱,多懦怯之輩,因此雖有僮仆,方諸郡為貧。

郡特多阻險卻極少有乳者,也就是那朱褒才有了這等野心之輩。”

爨習此時正在向諸葛亮介紹著那牂柯郡的情況,在他的口中人們也算是徹底明白了什麼叫做南中險惡,非常人可久居。

而這南中之地,除了那越嶲郡之外,也就是這外麵的犍為尚且有幾分可用之虛。

“犍為之地尚算富饒,尤其是郡治武賜縣那更是因為有著蒲江為大堰灌既,讓這武賜縣土地肥沃無比。

其中多有豪門大姓,並非是我等南中之輩,而是真正的豪門大族。

其中七楊五李共計十二門,楊氏之先人楊莽官至司隸校尉、揚州刺史。

楊渙為司隸校尉,其子也是漢中太守。

其中之後更是有刺史郡守層出不窮。

又有張氏一族乃是當年留候之後。

其餘南安縣有豪族四姓五族,也有名茶鹽井多往南中,頗為富饒。

其餘眾縣雖山田多而少稻米,卻也不算過於貧困,有諸姓大族盤踞其間,頗為強橫。”

爨習說完了這些之後,另一邊永昌郡的五官掾功曹,被諸葛亮直接征辟進入軍中的呂凱也站了出來。

“永昌郡乃是古哀牢國之地,當年被平定之後便設立郡縣,居於南中腹地。

隻不過此地卻並非南中之蠻荒,有諸多異族之民卻也是土地沃腴,絕非傳言所說的荒涼之地。

這永昌郡中有黃金、光珠、虎魄、翡翠、孔雀、犀、象、蠶桑、綿、絹、采帛、文繡等諸多特產可為富庶。

另外有貊默食鐵,猩猩默能言,有大竹濮竹,有梧桐木,當地百姓績以為布,幅廣五尺以還,潔白不受汙,俗名曰桐華布。

還有蘭幹細布頗受商賈歡迎,罽旄、帛疊、水精、琉璃、軻蟲、蚌珠也是頗多。

另外永昌郡善種五穀,也出銅錫...”

那呂凱世代居住永昌郡,對於那裏頗為了解,甚至可以說是無比了解。

而他所言和眾人所聽到的也是完全不同,不過若是好好想想,這件事情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隻不過.....

“永昌郡什麼都好,就是這道路不通,這般多的好東西,也隻有商賈蠻夷之輩前去流通。

最終,永昌百姓倒是困頓的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