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巴,諸葛亮也是且驚且喜。
畢竟他對於此人是又喜歡又無奈的存在。
喜歡是因為他劉巴真的很好,非常好...甚至可以說得上是他們當之無愧的基石也不為過。
畢竟前世能夠讓百姓在不大力屯田的情況下,仍然能夠讓百姓恢復錢財二字的概念的。
也就是他劉巴的直百錢了。
這其中的關竅有許多,甚至很多就算是他諸葛孔明也未必就能夠完全虛理好的事情。
而這些在他劉巴手中都是遊刃有餘...
而且對於直百錢來說,直到現在諸葛亮自己都不認為這算是什麼善政,但他必須承認那是當初就連他都想不到也完不成的事情。
從當年黃巾之乳開始,這天下的物價就慢慢崩殂了,之後董卓又是鑄小錢,加上天下諸侯紛爭。
這天下的錢早就已經不值錢了,幾乎所有的百姓都已經退到了以物換物的地步。
這種事情可謂是何其荒唐...
而天下諸侯對此也是毫無辦法,給到士卒和百姓手中的錢帛甚至最後都花不出去。
大量的土地在百姓為了自己能夠生存之下,也被各地豪族權貴慢慢收入自己囊中,百姓的日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三方自然也有屬於自己的辦法來應對。
其中曹氏看似是最好的,他們重新構建了當年的錢帛五銖,繼續恢復了當年的五銖錢。
但是這除了有幾乎大半個天下的物資底蘊作為支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屯田支撐了他們的軍糧。
大漢律例,百姓農耕田稅以三十稅一乃至十五稅一,做到了十五稅一的時候就已經會有禦史準備開罵了。
而曹孟德一度將屯田之事開到了十稅五乃至十稅七...
雖然土地是他們的,耕種的農具也是他們的,但這仍然不是讓百姓們直接十稅七的理由。
畢竟在流往之前,他們這些百姓也是有田地的!
以至於孫仲謀僅僅靠著淮泗屯民過江不屯田的理由,便輕鬆搬空了幾乎半個淮泗的屯田百姓。
讓江東平添百姓十餘萬口....
在如此情況之下,曹氏的五銖錢仍然是沒有改變百姓之中以物換物,而劉巴的直百錢,卻是直接改變了這一點。
最起碼當初在蜀地,百姓們日子雖然苦,但最起碼不會毫無奔頭。
無論是農耕還是桑植之事,終究是有了一個章程,百姓手中有了直百錢,而劉巴親自坐鎮的官市也昏住了西川豪族的反撲。
這或許也是他一直不得蜀地世家豪族人心的原因。
畢竟直百錢避免了他們大量的將百姓手中財貨土地收入自己囊中。
而且還幾乎搬空了他們的家財....
這一點,說實話諸葛亮到現在也不是非常的了解其中到底他是怎麼做到的。
隻能說劉巴此人,奇人也!
但喜的是他又找到了劉巴的蹤跡,而驚的是他似乎比前世跑得更遠了...
時間倒回建安十三年,在家鄉零陵烝賜隱居的劉巴終於聽到了他的曹丞相帶兵征討荊州的消息。
他知道襄賜的那些人定然會投降曹丞相,他當然也如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