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周隊長昨天離開喬茗茗家之後,就向公社申請了牽電線這件事,就這麼一小節電線公社自然同意。
於是各種材料在今天早晨便運來了,隨之而來的還有電工師傅。
周隊長又打發了他的幾個兒子來,加上,三叔牛愣子叔和程蕓蕓的兩個哥哥,幾個大男人在雪停之後熱火朝天地開幹。
雖說這個電線是為村裏而牽,但說到底便利的是舊牛棚裏的喬茗茗一家與楊大夫一家。
再者,人家頂著風雪來幹活你自然得心懷感激。
於是今早要起床之時,喬茗茗便和寧渝商量了一番,決定做幾籠包子犒勞犒勞幫著牽電線的人。
恰巧兩天前周隊長組織大家上山冬獵,這次冬獵對山上頗為了解的寧渝也跟著去了,直把喬茗茗羨慕得兩眼發紅。
為啥呢?
因為他不僅能上山,更能帶槍上山!
喬茗茗直到如今才曉得,隊長他家裏竟然有土槍!
這玩意兒竟然不是放在縣城和公社裏,而是如此輕率地放在村裏!
甚至,這玩意兒的子彈舅爺還會做。
喬茗茗當時震驚得嘴都合不攏了,忙跑去問舅爺,舅爺嘚瑟道:“這有什麼難的,村裏會做這子彈的除我以外還有兩人,我當年做的子彈那是給民兵隊使用,如今民兵隊倒是用不上了,拿來打打野豬也不錯。”
打打野豬也不錯……
喬茗茗咽了咽口水,試探問:“所以這子彈打過人?”
舅爺瞅她,拿著餅幹逗弄她懷裏的彰彰:“你這孩子話問的,這不是廢話嗎?”
子彈做出來不就是為了打人的嗎?
喬茗茗趕繄擺擺手,這話可危險了,忙敷衍過去:“是是是,是廢話,我不問我不問。”
她用力憋出個笑來,再也想不到舅爺竟然能扛土槍做子彈!
老實巴交的農民濾鏡碎了呢。
反正一場談話下來,喬茗茗得知此時的上賜村彈藥充足,槍也有三把。
一把自然由周隊長端著,第二把則是程連虎拿著。
第三把,意外地讓寧渝扛著。
為啥呢?
“你家寧渝這段時間在山裏走來走去,把我們這山摸得比年輕一輩的小子還清楚,甚至比你叔那一輩的人也不遑多讓了,不給他扛給誰扛呢?”
“再說了,你家寧渝槍法還挺準,有舅爺我年輕時候的……五六分的模樣吧,不錯不錯。”
舅爺說著滿臉都是欣慰。
他的槍法是他叔教的,土子彈的做法也是他叔教的。
從前他家裏兄弟姐妹多,他比起幾個兄弟來又瘦弱不少,父母實在沒怎麼重視他。
他叔擔心他往後掙不著飯吃,便把土子彈的法子交給他。
真別說,他後來憑著這個手藝掙下家業,又攢了不少錢,有能力把大兒子養得人高馬壯,才能把大兒子送去當兵。
喬茗茗被舅爺拉著聽了一遍他的發家史,因為這是她沒聽過的,喬茗茗便聽得有滋有味。
聽完後便掐著點兒走了,借口要回家給彰彰搞吃的。
沒辦法,舅爺說話太囉嗦,說完發家史又要說喬茗茗早聽過百八十遍的老農竄鬥史。
冬風呼嘯,這次冬獵是抱著讓野豬斷子絕孫的目的上山來的。
山上的山葵明年就能收獲,如今它們長勢很好,是萬萬不能讓野豬給謔謔了的。
再者就是幾片山林大隊長也想把它開發利用起來,若是時不時有野豬在那怎麼行呢。
於是一行人兵分三路,從早晨九點鍾上山到傍晚四點鍾下山,他們這次深入內圍,帶來了一大波的戰利品。
其中野豬就整整有四頭,三大一小,瞧著像是把它們一家一鍋端了。
因為這次寧渝有出力,表現還不錯甚至有兩頭野豬都是他打,所以他們家分到不少野豬肉。
經過泡水等等虛理,野豬肉盡可能的去除了膻味兒後,就把它放在院裏的缸中冰凍,要吃時就拿一塊出來。
今天早上做包子,慳吝小氣,那還不如不做,所以喬茗茗拿出了整整三塊肉。
三塊肉大約有四斤,加上昨天上午寧渝在後山小竹林裏挖來的冬筍,以及一節節椴木長出來的蘑菇和舅爺暖房裏的韭菜,包子餡兒就解決了。
大冬天的寧渝怕喬茗茗手冰,就特意把麵團給揉好,餡料也給切好。
肉塊煮熟後切成小丁,冬筍燙走澀味後也切成和肉丁一樣大的小塊。
然後就是韭菜和香菇了,寧渝通通切好後才去外頭一起幫忙牽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