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開窯出磚(3 / 3)

梨是寧渝尋摸來的,屏北縣附近產秋梨,吃著還挺好吃。

寧渝有回買了兩箱,堆在喬茗茗空間裏。這次經過周隊長的同意,用周隊長的名義給謝善文寄信時就捎帶上了一箱的梨。

信有兩封,一封是茗茗寫的,說是寄給謝善文,其實是讓他轉交給喬家。

寧渝看過那封信,於是在把信送出去後惴惴不安,心中祈禱爸媽看在梨的份上,等茗茗回去後少打她幾掌。

他總覺得那封信不對,可又說不出來哪裏不對。寧渝的想法肉眼可見的落空。

都說知女莫若母,雖然從真正意義上說喬茗茗隻給喬母當了幾年的女兒,但喬母已經摸清她是個什麼德行了。

這姑娘保準是把他們拋在了腦後,一朝記起來心虛寫下這封信!要不然絕對不會把家裏人挨個囉嗦過去。

可看著看著,又不知不覺放下心。

能把他們拋到腦後去,可見那裏的生活真有她自己說的那麼好。喬大嫂不禁說“真要這樣,小妹的日子過得可比家裏還舒服。”喬小弟搖頭“二姐都沒說幹活的事兒呢,在農村哪裏能不幹活呢”

也對,要是活也輕鬆,這姑娘絕對會把幹活的事兒也拉出來炫耀。因為這封信,喬家陷入沉思之中。

信上提起了喬小弟插隊的事兒,這讓喬家人很是為難。

舍得家裏孩子去插隊嗎

舍不得。

那有辦法不插隊嗎

也沒有。就跟喬茗苕和喬小弟之前想的那般,喬父喬母不可能退下。喬二嫂低頭織著毛衣,忽然出聲,“小妹說去找大姐,難不成大姐還能有法子”喬二哥搖頭“大姐肯定沒法子,小妹的意思是看看大姐夫那邊有無門路。”喬小弟怔愣一瞬,摳著衣角說∶“那我明天去找找大姐夫。”

“哪能讓你找,小孩兒家家安心讀書去。”喬大哥瞪他。也就幾個月的事兒了,他們家好幾個孩子沒有一個是下鄉的。

若小弟真找不到工作,下鄉的事兒恐怕會被辦得十分迅速。第二日,喬大哥提著一籃子難蛋和幾個梨找上大妹夫譚偉。難蛋和梨自然不是報酬,請妹夫幫忙辦事怎麼還要報酬。

這籃子難蛋是攢下來給喬蘭蘭的,她兩個月前檢查出來懷了孕,如今已三個多月。要知道她大閨女在66年出生,後來幾年再沒懷孕,本來都做好隻要個閨女的準備了,沒曾想又懷了一個。

譚偉笑笑“這胎生完我們也不生了,懷孕後蘭蘭吐得飯都吃不下。”

不生好啊,喬大哥作為親哥哥當然是相當同意,畢竟生孩子的是我妹又不是你。

他多關心了幾句,感慨道∶“茗茗寫信回來了,這對姐妹完全是反的,信裏茗茗說她這回懷孕就沒吐過。”

譚偉無比羨慕∶“那可好了,不難受也省心,我現在天天都得給蘭蘭換菜吃。”

喬蘭蘭孕吐太厲害,這兩天請假在家中休息。聽到“茗茗來信”,趕繄問∶“這姑娘在信裏說啥啦"

“啥都說了,你哪天回家去自己看看,媽可是被氣得不行。”喬大哥沖著房間裏說。

他終於記起來正事兒,問譚偉∶“老五也快畢業了,可有什麼辦法讓他去綿山附近?”原來是為了這事兒,譚偉思索片刻“我得想想。’

他雖然沒爹沒媽,但從小是在部隊裏的保育院長大。爹是軍人,媽是軍醫,兩人去世後給他留下許多的人脈。

譚偉自知自己沒多大能力也沒多少本事,讀完書後不想參軍隻想當廚子,他爹媽的戰友們雖然遣憾卻也放心。

就這一根獨苗了,還是好好的吧。

譚偉憑著自己的本事進入農科院,為人和善老實,甚少因為什麼事去求爹媽的戰友。畢竟人情這種東西用一回少一回,誰曉得往後會出什麼事。

而這次,小舅子插隊是大事,怕是真得去問問。喬大哥走後,喬蘭蘭讓譚偉給她削梨,削著削著忽然笑出聲。

譚偉“怎麼了”

喬蘭蘭“家裏人隻曉得你爸媽是烈士,但他們可琢磨不出來你這裏有多少的關係。”

她家裏幾個兄弟姐妹包括兩個爹娘,滿打滿算也就三個聰明人。

她自己算一個,小弟算一個,幾年前小妹終於開竅了,也算一個。

除了他們仨兒,從老到幼,包括她那看似聰明的媽和幾個侄子侄女,有一個算一個,全是老實人,被人欺負還不曉得別人在欺負你的老實人。

她咬著梨感慨∶“本來我就想讓你幫小弟找找人的,原來茗苕也想到了。”

看來在綿山過得不錯,要不哪有精力想這些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