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四決戰宋江(四)(1 / 2)

二零四決戰宋江(四)

大宋寢宮延福宮內。

隻見寢殿內雲頂檀木作梁,水晶玉璧為燈,珍珠為簾幕,範金為柱礎。六尺寬的沉香木闊床邊懸著鮫綃寶羅帳,帳上遍繡灑珠銀線海棠花,風起綃動,如墜雲山幻海一般。榻上設著青玉抱香枕,鋪著軟紈蠶冰簟,疊著玉帶疊羅衾。殿中寶頂上懸著一顆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地鋪白玉,內嵌金珠,鑿地為蓮,朵朵成五莖蓮花的模樣,花瓣鮮活玲瓏,連花蕊也細膩可辨,赤足踏上也隻覺溫潤,竟是以藍田暖玉鑿成,直如步步生玉蓮一般,堪比當年南朝齊國潘玉兒步步金蓮之奢靡。

話說北宋皇宮內的殿宇並不很多,後宮的規製也不很大。宋初,皇帝為了表明勤儉愛民和對農事的重視,在皇宮中設觀稼殿和親蠶宮。在後苑的觀稼殿,皇帝每年於殿前種稻,秋後收割。皇後作為一國之母,每年春天在親蠶宮舉行親蠶儀式,並完成整個養蠶過程。

倒是這位於汴梁大內拱辰門外的延福宮卻最是窮工極麗。延福宮原是帝、後遊樂之所,最初規模並不大。徽宗即位後不滿於宮苑的狹小,蔡京便以豪華宮殿,取媚於帝,召內侍童貫、楊戩、賈詳、何訴、藍從熙等五位大太監,分別監造,大肆擴建、營造,其金碧輝煌,獨一無二。延福宮擴建以後,幽雅舒適,宋徽宗大部分時間是在這座宮苑中度過的。。

母儀天下的鄭皇後推開珊瑚長窗,窗外自有一座後園,遍種奇花異草,十分鮮豔好看,知是平時遊賞之處。更有花樹十六株,株株挺拔俊秀,此時雖是深秋,宮內卻便植奇花異草,不比尋常人家入了秋,花園便落敗了,此時延福宮內依舊是風動花落,千朵萬朵,鋪地數層,唯見菊花如雪初降,甚是清麗。

隻不過後麵禦塌上坐著的那位,眼下卻無半分心思去看滿苑的絳珠仙草、閬苑奇葩,一副愁雲密布在趙佶臉上。

鄭氏雖被冊封為皇後,但她仍然節儉,連皇後冠服都用貴妃服改製。她為後期間,鄭氏一門從不幹政——端的是難得。

“官家……”鄭氏知道趙佶愁的是什麼,倒也不好去勸說,隻能似剛才一般,推開珊瑚窗兒,給他透透氣,晾晾風。道君皇帝上火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翰林醫官院、禦藥院不曉得開了多少副方子了,也無濟於事,畢竟心病還得用心藥來醫麼

也不怨他趙佶氣量小,隻是如今傳來的消息大喜大悲,剛因大遼覆滅而直上雲霄的心情,便隨著京東兩路全陷王倫之手而猛然間又墜入深淵裏去了。

“應天府。。。”趙佶尚自在那喃喃自語:“這次丟了的,可是南京應天府南京”

南京應天府雖是陪都,但是對於北宋的地位不言而喻——宋太祖趙匡胤在後周曾任歸德節度使,治所便在宋州,這也是大宋國號的由來,可是宋州的治所在哪?在商丘真宗年間,因太祖曾於乾德元年受群臣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將宋州改名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正月,真宗封泰山、祠後土、祭老子祠之後,決定將應天府再次升格,建為南京,作為都城汴梁的陪都。商丘正式更名:南京應天府。